|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学术热点
行业资讯
华南植物园在开花物候对气候变暖响应的种内变异性研究中获进展
发布时间:2021-01-13 来源:华南植物园 访问:

  植物物候被认为是物种功能性状中最重要的基础生物多样性指标之一,是构成生态系统功能各个方面的基础和决定物种分布的重要因素。植物开花物候是气候变化影响生态系统最敏感的指示器之一,研究物候响应气候变化的种内变异性,有助于准确预测物候以及评估气候变化对生物的潜在影响。然而,学界尚不清楚自然系统中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在种内的变异性,尤其是在大空间尺度上。

  当前,物种水平上的物候数据主要来自地面直接观测和控制实验,但对于自然系统来说,通过地面直接观测和控制实验,获得大空间尺度上的物候数据较少。近年来,标本馆的植物标本及野外拍摄的植物花果照片成为便利、可行的物候研究数据来源,这些数据可覆盖较大的空间地理范围,时间跨度可达上百年,促进了相关的物候研究。

  为了在大空间和长时间尺度上探究自然系统中开花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在种内的变异性,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助理研究员宋柱秋以分布广泛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绶草(Spiranthes sinensis)为研究对象,通过获取1902年至2017年在东亚和澳大利亚东南部采集的大量植物标本及拍摄的野外照片(覆盖8个湿润区和8个非湿润区)的开花物候信息,量化了开花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在沿气候梯度分布群体之间的变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绶草盛花期在温度敏感性上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变异性,敏感性从提前5.16 ± 1.13天/℃至推迟4.16 ± 0.90天/℃,其中,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开花物候表现出对气候变暖最强的推迟效应。总体而言,绶草开花物候的温度敏感性与所在气候区的年降雨量和干燥度呈显著相关性,这表明水分可获得性的减少可能降低了温度敏感性;湿润区与非湿润区之间表现出相反的对气候变暖的物候响应方式,即湿润区开花提前,非湿润区开花推迟。该研究显示了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在不同分布区存在较大的种内变异性,强调了土壤水分可获得性在气候变暖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非湿润区。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Functional Ecology(《功能生态学》)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国家标本资源平台、创新引智基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等的支持。

   

图1.绶草(Spiranthes sinensis)开花物候的16个分区

  图2.绶草开花物候温度敏感性的种内变异性:(a)物候温度敏感性与年降水量显著相关;(b)物候温度敏感性与年均温显著相关;(c)物候温度敏感性在湿润区与非湿润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d)物候温度敏感性在温带与亚热带气候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摘要:9月28日-29日,《两岸关系》杂志社社长任勉一行3人来漯河临颍就陈星聚杯太极拳比赛筹备工作情况进行调...
精品推荐
摘要:摘 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健康人的必备素质。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热门期刊
新疆水利新疆水利
《新疆水利》(双月刊)创刊于1978年,是由新疆水利厅主管,新疆水利厅、新疆水利学会主办的综合性水利科技期刊(双...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76年,是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 《首都...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季刊)创刊于1991年,是由湖南工程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 《湖南...
今日科苑今日科苑
《今日科苑》杂志,于199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764/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
中国畜禽种业中国畜禽种业
《中国畜禽种业》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342/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上海大学学报》杂志,于199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718/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