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学术热点
行业资讯
海洋无脊椎动物血淋巴吞噬调控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20-07-21 来源:南海海洋研究所 访问: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团队长期从事天然免疫的演化机制研究,近期,在海洋无脊椎动物牡蛎血淋巴的吞噬调控机制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吞噬作用是生物最古老和基础的细胞防御机制之一,由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胞内吞噬体形成和成熟等一系列关键事件所组成。但目前在海洋无脊椎动物中其作用机制和调控机理尚未明晰。为了阐明牡蛎吞噬过程的分子机理,研究人员通过密度梯度离心结合高通量蛋白定量技术,鉴定了牡蛎血淋巴细胞的早期和晚期吞噬体蛋白,揭示细胞骨架重塑和Rab蛋白的信号调控驱动吞噬体形成和成熟,并证实内质网参与吞噬体的成熟。其中GTPase信号家族成员CgRhoGDICgPI4K通过控制细胞骨架重塑影响吞噬体的成熟和病原清除(图1)。研究不仅揭示了牡蛎吞噬作用是一个高度复杂和动态调节的过程,还为深入了解无脊椎动物吞噬的演化提供了基础框架。论文以Hemocyte phagosomal proteome is dynamically shaped by cytoskeleton remodeling and interorganellar communication with endoplasmic reticulum during phagocytosis in a marine invertebrate, Crassostrea gigas为题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上。

  牡蛎的吞噬作用经过漫长地进化,对周围环境也展示出了独特的适应性。研究人员发现,海水中丰度最高的阴离子-氯离子在牡蛎血淋巴免疫防御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牡蛎血淋巴细胞在感染或吞噬过程中都可以显著地激活氯离子内流,同时,抑制氯离子通道可明显阻止血淋巴细胞的吞噬和杀菌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氯离子内流可以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调控吞噬形成,并促进吞噬体的酸化和HOCl产生,介导其杀菌能力。通过牡蛎基因组序列筛选,发现了CLIC2α是负责氯离子内流的关键基因,介导了氯离子依赖的免疫防御调控。论文以CLIC2a Chloride Channel Orchestrates Immunomodulation of Hemocyte Phagocytosis and Bactericidal Activity in Crassostrea gigas为题发表在iScience上。

  上述研究对牡蛎吞噬的分子调控机制进行了比较系统地解析,增加了无脊椎动物免疫防御认知方面的新维度,为深入天然免疫分子演化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该工作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国家贝类产业体系、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中科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等项目共同资助。

  相关

1 牡蛎血淋巴细胞的吞噬作用的分子机制

2 氯离子的吞噬调控机制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摘要:9月28日-29日,《两岸关系》杂志社社长任勉一行3人来漯河临颍就陈星聚杯太极拳比赛筹备工作情况进行调...
精品推荐
摘要:摘 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健康人的必备素质。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热门期刊
中老年保健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保健》杂志,月刊,于198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日友好医院主...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原《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鲁东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
大庆社会科学大庆社会科学
《大庆社会科学》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由大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本刊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中小学电教中小学电教
《中小学电教》杂志,于200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2-1044/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
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由包头师范学院主办、内蒙古教育厅科技外事处主管。荣获全国高...
科技传播科技传播
《科技传播》杂志,于200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820/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