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它贯穿于小学的各个阶段。识字教学中同音字和形近字的辨析,是各年级识字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同音字字形难辨,组词易错,形近字又读不准音,组词更易错。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重点、难点,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呢?我在平日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初探。
一、单字教学,多项进行
根据汉字造字方法多为形声字的规律,在学习新字时,注重单字的音、形、义的观察和理解,从根本上树立学生正确的识字意识。例如教学“想”字,首先观察字的结构为上下结构,心字底为形旁,相为声旁。利用形声字的规律,然后确定读音,理解字义,在此基础上进行组词、造句练习。
二、对比教学,加强辨析
针对极易混淆的同义字或是形近字,可以进行对比教学,这样的区别比较更为直观,学生的记忆也更为深刻。例如“晴”和“睛”是学生特别容易混淆的两个形近字,在教学中可以进行对比教学,音的对比、形的对比、义的对比,还可以采用一些有意思的注解,如:有日是晴,有目是睛。即在识字之初就让学生明确辨别方法。
三、温故知新,事半功倍
这一点效果尤其明显,在教学单字时,随时随地进行对比,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教学“梁”时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我们还学习过哪些同音字,然后随机对“粱”进行字义区分或者辨字组词。这样的教学是随机的,在学习新字的同时既温习旧知又加强了学生对同音字、形近字的掌握、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识字方法,多种渗透
1找规律识记法
让学生动脑筋找规律,识记形近字。例如在教学识记“拨”与“拔”时,我首先告诉学生,“拨”与“拔”是一对双胞兄弟,它们长得很像,它们哪一点像?然后让学生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说:“它们都是左右结构,而且左边都是提手旁。”另一些同学说:“‘拨’字右边是‘发’字,‘拔’字右边是‘友’字多一点。”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即激活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又达到了学生学会自己找识字规律的目的。
2利用编口诀识记
在教学形近字时,教师可以根据形近字的特点,让学生开动脑筋,为它们编一些口诀来识记,这样学生对这些形近字既产生了直观认识,说起来又朗朗上口,提高了识记的效果。例如在区别“辩、辨、辫、瓣”等字时,就利用编口诀的方法来识记。学生是这样编的“语言是辩,头脑是辨,头发是辫,瓜果是瓣”通过编儿歌,学生就记住了这几个字。
3换部首识记法
每当孩子们学习新字时,很自然的在脑海中就会闪烁出已学或已见过的形近字,从而对形近字加深识记,区别运用。例如学习“避”字借用“壁、璧”字,结合语文园地的“我的发现”的识字方法,运用换部首识字法来识记,学生就牢牢的记住了。
4分类记忆法
分类记忆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把形近字的音、形、义以及写法上的特征,把属于同一类的归并在一起,一组一组地进行分类记忆。在进行了一个阶段的生字教学后,让学生对所学的生字进行归类记忆,有助于延长记忆时间,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如,“情、请、晴、清”这几个字,通过分类,可以看出他们都带有“ing”这个鼻韵母,由此归纳出:一般来说含有青这个部件的字都是后鼻音。
5利用部首理解字义识记
有些形近字有相同的部件,我们可以先记住相同的部件,再通过不同的部首来会意联想,从而识记。例如在教学区别形近字“搏”和“膊”时,指导学生联想,“搏”的左面是一个提手旁,表示是与手的动作有关的东西,如:搏斗。“膊”的左面是一个“月”,表示是与人身体的器官有关的字,如:胳膊。这样通过字义的理解就可以使学生清楚、正确的识记这两个形近字。
6比较联系识记法
识记形近字可运用“比较联系识字法”,在区别对比的过程中找出一些字的异同之处来进行识字,即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日”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里面只有一横,“目”眼睛有两只,所以“目”里有两横。
7利用游戏识记
枯燥的识字方法,容易使学生疲劳,而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玩的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来识记形近字,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识记形近字的效果。如生字开花、开火车、找朋友、为小树添叶、为娃娃换衣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这样学生的同音字和形近字掌握比较牢固,长时间不易遗忘。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我认为灵活运用汉字的造字法则和内在的规律进行教学,就能使学生牢固的记住字形,正确理解字义,正确读音与运用。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并能在识字教学中正确进行同音字和形近字的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