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大学通用化学实验新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大学通用化学实验新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来源:互联网 sk006 | 凌育赵,蒋旭红,宋光泉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 要:针对传统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实施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全方位的变革,在化学一级学科层面上将实验单独设课教学,创建了《大学通用化学实验技术》新体系,并对新体系的建立、实施保障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高校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培养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极为重要和迫切的任务,而实验教学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因此,实验教学的改革成为当前教学改革中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实验教学也已成为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我院从1997年开始进行大学化学实验新体系——《通用化学实验技术》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从大学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的共性出发,以塑造应用性人才和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对国内外的化学实验和已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提练和分类,按照实验教学的“整体性 、基础性 、综合性、创新性”要求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将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等课程在一级学科层面上进行整合与优化,创建了“大学通用化学实验技术”新体系,设置独立的实验课程 ,制定相应的实验教学大纲。不仅出版了改革力度大、体系全新的配套教材,并围绕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旧的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能力方面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2]。由于受历史沿革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新体系建立之前,我校在化学实验教学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体系不适应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由于按化学学科划分安排化学实验,导致学生缺乏对化学实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在传统的四大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中,由于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实验教学内容在二级学科层次上设置,各实验课程过于强调二级学科特点和系统性,忽视了当前化学和其他学科之间或化学学科内部各二级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特点,难以实现按总体培养目标来设置实验课程和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2.内容重复、陈旧,脱离社会生活需要

  按旧的化学理论体系相应开设的基础实验课,实验内容综合性不强,存在同类型实验内容重复的现象;而且验证性、单科性实验较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较少,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开放性实验开展的更少,不能很好地将现代教学新理念融合到实验教学中去,学生实验的兴趣不高,主动性差,影响了实验效果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

  3.教学模式单一、方法呆板

  一方面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操作分散在各门实验课中,造成学生只注重某一实验结果,而疏忽操作技能的训练,缺乏综合应用知识的训练;另一方面所开设的大部分实验是所谓的“经典实验”,却往往只是重复前人的工作。学生只需“照方抓药”就能完成实验,其学习主动性无从发挥,更谈不上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4.缺乏有效的评价方法及保障体系

  无论对教师实验教学效果还是对学生技能和实验操作能力,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或一个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教师只要按照实验的安排,完成指定的教学内容就算完成实验教学任务,至于教学质量如何无从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也仅从学生是否按照实验讲义的要求完成实验、实验结果是否“吻合”、实验报告是否符合规范等方面进行考核,结果往往缺乏客观性和准确性。由于实验教学分属在各二级学科教研室,实验教学管理工作与新体系不适应,必然促使实验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

  二、大学化学实验新体系的构建

  1. 打破学科界限,优化实验体系结构。

  根据化学创新人才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基本要求,探索和建立面向21世纪的新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以及与之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3]。打破四大化学的界限,改变以往按二级学科建立实验体系的实验模式,在化学学科大平台上建立新的实验体系和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重新组织和安排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研究(设计)型实验。

  《通用化学实验技术》新体系在化学一级学科层面,建立了“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设计创新实验”三个彼此联系、逐层递进、科学完整的化学实验课程新体系。新体系充分体现了“厚基础、宽专业、大综合”的现代教育理念,极大地推动了我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新体系打破了二级学科设置的限制,强化了学科间的联系,并以实验技术为主线,形成一体化、三层次和五结合的课程体系。一体化:将传统的6大分支化学学科有机地融为一体,促进了各实验课程间的大集成和大融合。三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实验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第二层次为综合实验;第三层次为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这种多层次的教学体系有利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作风、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五结合:基本实验技术与现代仿真相结合、基本实验方法与现代仪器相结合、经典实验内容与化学科学前沿相结合、社会需要与激发学生兴趣相结合、实时导教与立体导学相结合。

  新体系配套教材坚持 “坚实基础、注重综合、强化设计、旨在创新”的编写要求,在内容的选择上,做到既优选、强化原有大学化学实验教材中经典、优秀的实验项目,又大量吸收当代教学、科研的新成果,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改革,使教材既满足实验教学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要求,又体现了实验内容的趣味性和先进性。

  2. 打破专业界限,合理配置实验内容

  教学内容的更新主要体现在打破原来专门化实验,取消二级学科的专业界限,在化学一级学科层面上建立的内容交叉、技术综合的实验。实验项目跨两个以上二级学科或跨两个以上一级学科,将比较多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融合在一个实验中,使实验内容综合联系各学科及生产实际,集合系统性和创新性。同时,按照本科化学专业培养目标中对学生实验素质方面的要求,进行整体设计、优化组合、重新构造实验课程的内容体系。注重实验内容的综合化、多样化和信息化,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由于传统的化学实验以验证传统理论居多,实验内容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因此减少陈旧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从而缩短书本知识和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

  《通用化学实验技术》新体系整合了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和计算机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等6大分支化学实验内容,集成为9大实验技术模块,既避免了过去分割式的四大化学实验在内容上的重复性,促进了它们横向综合和教学资源的共享。新体系在综合研究各高校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融合了化学专业的各类型实验,强化了仪器分析技术,增补了波谱分析技术、实验室废弃物的预处理、滴定分析量器的校准、化学信息资源导航、化学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职业技能考核实验,并重新编写了计算机仿真化学实验,创建了大融合与大集成的实验教材新体系,更加凸显化学实验的系统性和通用性。教材编排采用由基本操作到简单的多个层次综合,到学科交叉、技术综合的实验,再到设计创新实验,实现了实验教学内容的连贯一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这样的编排,一方面符合学生实验技能、创新能力的形成规律,又与课堂教学保持协调一致,此外,在教材中还引入了微型实验、绿色实验、模拟实验等教学内容,使整套教材体系完整协调、内容丰富充实、新颖有趣,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当代体育科技《当代体育科技》
《当代体育科技》创刊于2011年,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武术专业刊物,因其始终不渝坚持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精神而在读者中具亲和力;因其精心整理的武术套路精华而具传...
煤化工《煤化工》
《煤化工》杂志,于197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4-1142/TQ,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化工设计、化...
民族画报《民族画报》
《民族画报》杂志,于195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548/Z,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艺术长廊、...
海洋通报《海洋通报》
《海洋通报》(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东海分局和南海分局联合主办。获奖情况:国家海洋局期刊二等奖。 《海洋通报》本刊的宗...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
。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刊,其以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收录海内外学界相关主题的原创性学术论文、书评和研究综...
中华神经外科《中华神经外科》
并非《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网站。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月刊,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