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农村学生放学后娱乐生活单一;城市各种校外托管班、培训班质量良莠不齐,收费昂贵;最近,幼儿园兴趣班的停办和小学放学时间的提前又给家长带来了新的难题。这一系问题的产生引发了关于放学后教育的讨论。放学后的时间对儿童的发展非常重要。美国的放学后计划起源较早,政府监管严格,低收入家庭受益显著,公益性质明显,对比之下,我国的放学后教育更多由私人机构在承办,缺乏监管,教育内容极具功利性。如何整合社会资源为为儿童提供更多安全而且有益身心的公益场所是我国相关部门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 键 词] 放学后难题,美国放学后计划;低收入家庭;公益性
2012年1月初,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明令指出公办幼儿园不得在保教费外以开办特色班、兴趣班、课后培训班等为名,向家长另行收费.[]2013年2月25日,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的文件,明确规定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这些规定出台之后,家长们犯难了,兴趣班没有了,孩子放学早了,没人管了,该怎么办?把孩子送到校外兴趣班,高昂的费用让很多普通家庭尤其是低收入家庭难以承受;送托管班,校外各种质量良莠不齐的托管班也让家长忧心。家长们集体面临一个放学后孩子何去何从的难题。美国的中小学放学时间一直很早,“放学后计划”的发展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我们国家可以从中借鉴一些有益经验。
一、美国“放学后计划”简介
(一)发展背景
“放学后计划”在美国最早出现于19世纪的后半期。当时由于美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对儿童劳动力需求减少,同时,一些组织比如儿童福利院、宗教团体以及劳工组织等在阻止童工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此外,随着美国义务教育法的逐步实施,学校数量的大量增加,一些列的原因促使学生入学率极大提高。1900年,美国5至19岁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只有59%的入学率,但是到了1920年,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了80%。[]
随着在校儿童的增多,放学后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很多低收入家庭儿童放学后无所事事,在街头游荡,甚至参与一些犯罪活动,下午3点至6点期间是青少年尝试毒品、酒精、香烟和性的高峰时段。[]为了保证这些儿童的安全,美国政府甚至颁布了“宵禁令”。一些积极的改革者们意识到他们应该想些办法来帮助这些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更好地利用放学后的时间。
(二)发展历程
最初的“放学后计划”是由个人发起的,他们的用意是保护儿童免受外来移民的伤害。这些人在商店,教堂等地方制造出一些保护性的空间让儿童玩耍、阅读。最初的计划是以俱乐部的形式出现的。1876年商人爱德华•霍瑞曼在纽约曼哈顿汤普金斯广场开了一家会员制形式的男孩俱乐部。19世纪80年代中期又出现了一种定居点(settlements)形式的“放学后计划”。19世纪末一些教堂以及宗教组织针对不同种族的儿童开始发展“放学后计划”。
随着发展,“放学后计划”的功能逐渐多样化。管理者们认识到,“放学后计划”的定位不应仅仅只是提供儿童保护场所,它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对于低年级儿童,有组织的团体活动能够帮助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提高他们的自我表达能力,特别是能够加强他们的团队精神,有助于塑造儿童健全的人格。对于青少年,管理者们认为“放学后计划”可以帮助他们获得一些简单的职业技能,提前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一些准备。因此,“放学后计划”的内容随之丰富。
现在,“放学后计划”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联邦政府已经专门拨款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项目以促进“放学后计划”的发展,许多市长参加竞选时会把自己对”放学后计划”所作出的贡献当做筹码。[]美国也有一些全国性的“放学后计划”民间组织服务家长和孩子。现在影响比较大的全国性组织有三个:全国学龄儿童关爱联盟(National School-Age Care Alliance),全国放学后协会(National AfterSchool Association)以及放学后联盟(Afterschool Alliance)。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放学后联盟是于2000年由查理斯·斯图尔特·莫特基金会(Charles Stewart Mott Foundation),美国教育部,彭尼公司( J.C. Penney Company, ),放学后公司(The After-School Corporation)等联合成立的。该联盟的宗旨是让所有孩子都能够有机会参与在他们的家庭承受能力之内的高质量的“放学后计划”。在该网站上家长可以查看到自己所在的州、城市、社区的“放学后计划”。联盟每年都会对全国的“放学后计划”进行评估并将各种评估结果发布在网站上。[]
(三)运行概况
1.运行主体多样
美国“放学后计划”运行主体很多。两个最大的运行“放学后计划”的机构是学校和非营利性私人组织。私人组织包括像儿童关爱中心(Child Care Center)、社区中心(Community Center)以及全国性的青少年组织如男孩女孩俱乐部(Boys and Girls Clubs)和YMCA(The Young Man's Christian Association)等。在某些城市,公园和娱乐部(Department of Parks and Recreation)也会直接经营或间接资助学校运行“放学后计划”。这些机构或通过租赁学校的场地或是直接资助学校运行“放学后计划”。例如西雅图市很多学校的“放学后计划”就是由YMCA经营的。一些天主教学校和教堂出于宗教目的也会提供“放学后计划”。现在,公共图书馆在“放学后计划”的发展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纽约市许多公共图书馆不仅为18岁及以下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开设各种免费课程,而且提供家庭作业、阅读、数学辅导等放学后服务。
2.经营许可认证
由于美国对儿童的人身安全非常重视,所以对于对于“放学后计划”的经营者要求非常严格。法律明确规定所有的儿童场所必须达到联邦政府、州的法律以及地方法规的要求以保证儿童的安全和健康。美国的“放学后计划”运行之前必须进行申请,合格之后才能获得卫生部的经营许可证。比如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就提出除学校自身经营的计划可以不用申请之外,任何在学校进行或是附属于学校的“放学后计划”都需要申请认证。[]
参与“放学后计划”认证程序的机构很多。北卡罗莱纳州(North Carolina)规定联邦调查局(FBI)会对经营“放学后计划”的人员进行犯罪记录检查,如被查出与儿童有关的任何不端行为,将没有资格经营。卫生部会对其精神健康以及药物、酒精等方面的检查。北卡州还对“放学后计划”的规模,工作人员与儿童比例,每一个孩子的活动空间,场地的安全措施等进行了规定。达到标准之后卫生部秘书处(The Secretary of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会颁发经营许可证。在计划的经营过程中,卫生部儿童专家会不定期进行突击检查。[]这些机构不仅对“放学后计划”进行监管,而且会帮助其不断发展。他们会为家长提供各种信息,给计划经营者提供培训以及组织一些活动进一步丰富发展“放学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