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解答古诗鉴赏题的三把钥匙
解答古诗鉴赏题的三把钥匙
来源:互联网 sk018 | 席绪梅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鉴赏 标题 细节 意象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内容摘要:诗歌的标题是诗歌的一部分,可帮助我们了解诗歌的内容,对诗歌进行归类,并借助同类诗歌的共性去体会诗歌所表现的特定的情感,诗歌鉴赏还要抓住诗歌细节和意象来体悟主观感情。

  关键词:鉴赏 标题 细节 意象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而对于诗歌鉴赏来说,钥匙却不止一把。一部分同学由于没有能很好的运用手中的钥匙,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手中有什么钥匙,从而对鉴赏感到无所适从。

  实际上,钥匙就在诗歌本身中。可以作为理解诗歌内容的钥匙主要有三把。

  一、标题

  诗歌的标题是诗歌的一部分,可帮助我们了解诗歌的内容,对诗歌进行归类,并借助同类诗歌的共性去体会诗歌所表现的特定的情感,分析作品的表达方式,从而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诗歌。根据标题,我们可以把诗歌的内容大致分成这样几类。

  1、写景抒情诗。在标题中,这类诗歌常有如下一些标志:(1)以四时早晚等时间名词为题,如《春晓》《钱塘湖春行》《早春》等;(2)以自然景物、山川名胜为题,如《江雪》《月夜》《黄鹤楼》等;(3)以“登”“书”“望”“游”“观”“题”等词语为题,如《登鹳雀楼》《书湖阴先生壁》《望庐山瀑布》等。此类诗歌以写景为主要内容,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或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是此类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在鉴赏时我们如能抓住景物特点,尤其是描写景物的动词和形容词,就可以理解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伤时感遇诗。标题用一个短语或句子,叙述诗人遇到的人或经历的事,如《江南逢李龟年》《过故人庄》《喜见外弟又言别》《枫桥夜泊》《淮上喜会梁州故人》等。此类诗歌以叙写诗人遇到的能触发某种心理活动和情感的人或事为主要内容,多采用融情于事的写法。

  3、送别怀人诗。标题中往往有“送”“寄”“忆”“梦”等字眼,如《送元二使安西》《夜雨寄北》《九月九日忆山东弟兄》《梦微之》等。诗歌多以送别或怀念亲人、情人、友人为主要内容,抒写真挚的亲情、爱情、友情,表现对亲人、情人、友人的思念,有时也表现游子旅居的愁苦和孤寂,多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4、咏物诗。以动植物名称作为标题,如《在狱咏蝉》《蝉》《鹧鸪》《金钱花》等。此类诗常以咏某一动植物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某种认识、理解和追求,一般采用托物言志等手法。分析此类诗歌重点要把握作者所咏事物的特点,根据所咏事物的特点来分析把握作者的观点、认识。

  5、咏史怀古诗主要有三类。(1)以历史人名为题,如《蜀相》《贾生》《西施咏》;(2)以遗址地名为题,如《石头城》《赤壁》《隋宫》;(3)有“怀”“古”“咏”等词语,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越中览古》。此类诗歌往往以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历史事迹为题材、或抒发诗人对世事巨变、物是人非、国家兴亡的慨叹;或总结经验,告戒统治者吸取教训;或讴歌历史人物,表达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理想。咏史怀古诗多采用借古讽今、对比等手法。

  其他如边塞诗、宫怨诗、田园诗等,标题都有一定的语言标志。这些语言标志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对诗歌有一个初步的把握,并借此来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涵。

  二、细节

  诗歌的语言简洁凝练,作者在有限的四句或八句内一般不太可能在某个方面花太多的笔墨。正因为如此,诗歌中的细节描写才显得比较突出,才会有着重要作用。如杜甫 的《北征》中,描写“小女儿”身上的补丁“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用这个细节来表现杜甫家人生活的艰难,就很有力。破衣补上这块颠三倒四的绸子补丁,说明其家人穷得连一块合适的补丁也没有。在“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的气氛烘托下,又与小女儿“垢腻脚不袜”的形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显示了细节的艺术生命力,耐人寻味。

  一首古诗,以细节为中心组成全篇,往往能显得凝炼、集中、韵味无穷。像暴露杨贵妃贪食荔枝的腐化生活,史书有详细地记载(见《新唐书·杨贵妃传》,李肇《国史补》“杨贵妃好荔枝”条),苏东坡也以较长篇幅作了淋漓尽致的描绘(见《荔枝叹》),而在杜牧的笔下,仅凝结成四句小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诗人的隐讽态度在于“妃子笑”与“无人知”,由此可见,千里迢迢飞送荔枝,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内情的,看到快马飞驰的紧急情况,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妃子笑”的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再如全国语文高考卷中曾考过这样的诗歌鉴赏题,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题目是这样的: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感情?题目就是围绕细节来设计的,对这首诗,有人评价是“运用细节描写,更是平中见奇,有点铁成金之妙”。《秋思》表现的是行客思念故乡的常情,前三句平平常常,“意万重”也好,“说不尽”也好,只是一般直抒胸臆,眼看此诗在平庸的叙述中失掉了艺术的光辉,然而,“行人临发又开封”使境界突现,形神毕现,骤然振起了全篇的精神。致使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推崇其为“七绝之绝境,盛唐巨手到此者亦罕”。这些古诗,都是以细节描写为中心组织全篇,显得摇曳多姿,昭畅述情,各显其妙

  在古典诗歌中,细节描写是有着奇妙的作用。我们在诗歌鉴赏中如果能抓住诗歌细节描写来认真分析,就一定能给我们理解诗歌提供很大的帮助。

  三、意象

  意象是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古典诗词就是由意象有规律有目的的组合而成的。用庞德的话来说“一个‘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一种理智和情绪的复合物的东西。”刘勰曾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远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可见,意象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地位。正如《说木叶》中所说的那样,“木”和“树”的意思本来是相同的,但它们背后的暗含性含义是不同的,并且很多意象都具有相对稳定的暗示性含义,比如全国语文高考卷曾考过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折柳”在这首诗里就是一个意象,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指曲名,即一支汉乐府古曲《折杨柳》,此曲抒写的是离别行旅之苦。二是指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在古诗词学习和鉴赏中,类似“折柳”的意象还很多。在学生学过的课文中包括一些常见的古诗句,比如,“杨柳岸晓风残月”“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古诗中的“柳”是有特殊含义的,柔顺婀娜、随风摆动的“柳”和“留”谐音,另外古人还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就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别——依依不舍”的层面上来。这样,诗中“折柳”一词所寓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就比较容易理解。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电气信息类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东南...
皖西学院学报《皖西学院学报》
《皖西学院学报》杂志,双月刊,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皖西学院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
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院院刊》
杂志之家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中国科学院院刊》杂志官方网站。订阅投稿请联系杂志社。电话:010-68597414,地址:北...
温州文物《温州文物》
《温州文物》(年刊)创刊于1984年,由温州博物馆主办,每年出版1至2册,有省级出版单位的正式书号,2014年加入“中国知网”。办刊宗旨:为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管理、温州地...
航空材料学报《航空材料学报》
杂志之家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航空材料学报》杂志官方网站。订阅投稿请联系杂志社。电话:010-62496277,地址:北京8...
中华健康管理学《中华健康管理学》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于200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624/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继续...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