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政治与法律法学 > 试论公安高专刑事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
试论公安高专刑事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时秋娜
【分  类】 政治与法律法学
【关 键 词】 刑事技术 教学改革 创新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随着公安教育办学模式的逐渐改变,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的刑事技术专业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确立合理的培养目标,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优选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调整师资结构,努力培养新时期合格的刑事技术人才。

  关键词:刑事技术 教学改革 创新

  Abstract: With the public security education mode of gradually changing, the public security College of Criminal technical expertise should also conform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establishing a reasonable target of cultivating and building the science curriculum, teaching content optimization, changes in teaching methods, teacher structural adjustment , And strive to cultivate new era of criminal qualified technical personnel.

  Key words: Criminal technology,teaching reform,innovation

  一、公安高专刑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加强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刑事技术人才,才能适应当前复杂的社会斗争形势。

  当前的刑事犯罪具有多发性、智能化和科技化特点,犯罪嫌疑人越来越多的利用高科技成果进行犯罪(如网络犯罪),千方百计的隐匿、损毁、破坏证据,反侦查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给公安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同时,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和普及,讲证据、重证据、用证据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合法有效的收集、提取、利用证据已成为侦查破案的关键环节。因此,只有加强刑事技术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刑事技术人才,才能更好的适应公安工作的需要,并最终为诉讼活动服务好。

  (二)开放学科体系,培养“复合型”的刑事技术人才,才能提高入警竞争力。

  近年来,公安机关民警的招录实行面向社会,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择优录取。由于刑事技术专业的特殊性和保密性,长期以来形成了封闭的学科体系,只注重纵向的体系建设,不注重与相邻学科的交叉、融合,更不重视新型交叉学科的培植和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缺乏“知识横移”的能力,与普通院校的学生相比缺乏竞争力。因而,必须开放学科体系,才能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的“复合型”刑事技术人才,提高入警竞争力。

  (三)紧跟公安教育改革步伐,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顺应时代潮流。

  公安工作的职业性和行业性特点决定了公安教育应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并且公安部制定的《1995—2000年公安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到2010年,公安教育将由学历教育为主,职业教育为辅,转变为职业教育为主,学历教育为辅”。因此,建立“职业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公安专科教育坚定不移的发展目标。刑事技术的专业教学应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警察能力本位和岗位需求为指导,以培养警察应用能力、实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线,以学员发展为核心,构建人才培养模式[1]。

  二、公安高专刑事技术专业教学现状的分析

  当前公安高专刑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基本打破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传统三段式结构,增加了选修课程,同时压缩了理论课时,增加了实践环节,多媒体课件也逐渐走入课堂教学中,改革初见成效。但这些改革主要是围绕课程模式、课时分配和教学方法进行的,在改进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上仍显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公安院校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部门办学优越感强烈,长期以来封闭运行,自行配套,自我消化,自我繁殖,缺乏和普通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缺乏和公安实战部门的信息交流和侦破疑难案件的技术合作,因而导致刑事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滞后社会发展,教育模式背离公安实践。

  其次,作为开发“职业本位”课程的刑事技术专业教师,并非都具有对口的专业知识,从普通院校招录的教师甚至缺乏最基本的公安业务知识和刑事技术基础知识。因而,教师首先要不断补充、调整和完善相关的知识结构,然后才能适应教学,这就造成很多教师疲于应对日常教学,忽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更新和改善,更没有能力在专业上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开发。另外,公安院校的教师普遍缺乏警察职业工作经历和经验,教学时也往往照本宣科,重理论讲授,轻操作实践。

  最后,由于受资金、场所等各种教学条件的限制,使得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使用少,贴近实战的刑事技术模拟训练有限,有的院校甚至历来没有刑事技术专业教学的专项资金,仪器设备也近二十年没有更新[2],而实战部门的仪器设备则远远强于公安院校,这种“本末倒置”的现状使得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周期长,后劲不足。

  三、公安高专刑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确立合理的培养目标,建立鲜明的刑事技术专业体系。

  刑事技术教育的“实战属性”决定了其教学必须具有职业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地方性等基本特征[3]。因而,必须对各公安机关刑事技术人才的现状进行广泛的实地调研,了解公安实战对刑事技术学科发展和刑事技术人员知识构成的实际需要,结合刑事技术教学现状和现有的培养目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刑事技术学科体系建设,凸显学科特点和优势。

  以我校刑事技术系为例,学生就业主要在河南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的省份,因而,刑事技术教学就应以培养刑事技术“三大技术点”人才为目标,尤其针对区县级的基层公安机关,以提高学生发现、采取、利用物证的能力为主线,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不仅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同时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更好地为侦破案件和证实犯罪服务。

  (二)优选教学内容,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作为刑事技术专业专科层次的人才培养,要求学生除了具备各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外语能力和信息的自动化处理能力等。因此,应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对内容重复、相似或其内容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作用不大,或内容陈旧、老化、可操作性不强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并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犯罪形式的新变化增加新的教学内容,使教学目的更加明确,专业特色更加明显。

  我校刑事技术专业在教学内容的改进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做了有效的尝试,课程结构在“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传统三段式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公安实践增加了发展能力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三个模块,将公安实战中的先进技术如影像处理技术、指纹计算机自动比对技术及测谎技术、声纹鉴定等引进课堂,同时设立教授论坛,由各专业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本专业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如唇吻鉴定、人民币防伪、方言识别等,使学生在完成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不断充实和扩展专业知识,增强职业能力。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小猕猴学习画刊《小猕猴学习画刊》
《小猕猴学习画刊》杂志,于199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6-1209/G0,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小猕...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3-1338/T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电...
西部探矿工程《西部探矿工程》
《西部探矿工程》杂志,于198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5-1124/T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钻掘工...
渭南政报《渭南政报》
《渭南政报》(月刊)创刊于2002年,由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
福建稻麦科技《福建稻麦科技》
《福建稻麦科技》(季刊)创刊于1983年,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主办的稻麦作物专业性学术刊物。以促进科技交流,活跃学术气氛,促进福建省稻麦科研和生产技术水平...
皮肤病与性病《皮肤病与性病》
《皮肤病与性病》(双月刊)创刊于1978年,由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主办。 《皮肤病与性病》办刊宗旨是:推广、宣传、交流有关常见性、多发性皮肤病及麻风病、性病、爱滋病...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