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政治与法律法学 > 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初探
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初探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李志平
【分  类】 政治与法律法学
【关 键 词】 马克思,黑格尔,劳动,辩证法。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劳动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基础,往往是隐而不显的。探索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可以深刻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劳动在社会诸因素中的基础作用,及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动力与趋势等问题。

  关键字:马克思,黑格尔,劳动,辩证法。

  一、劳动辩证法的来源

  马克思学派作为“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派别”,对劳动的理解是其新哲学的重要内容。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从劳动开始。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处在两种关系之中,一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种是人与人、或者说人与社会的关系,并无时不受制于、并且变革着这两种关系。从现实来看,人首先要满足了饮食、居住等需要,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才能保持自身的生存与转化。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前提。自然在演化出人之前,古猿只是动物界的普通成员,它们获取自然物只是本能,只是顺应自然,它们组成一个个群体,只是共同取暖和抵御猛兽的袭击。随着宇宙规律的演化和自然的进化,人脱离其它动物而出现了。这时候,人不是消极地适应自然,而是有目的地改造自然,而且人有目的地结成一定的社会。劳动是人有意识地、自由地改造自然的活动。劳动的出现标志着人的诞生和人类社会的出现。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1】马克思在此指出了人对自然的有意识的改造,但也指出了显示在人身上的辩证法。

  我们可以指出这里有一匹马,或一群马,但这里并没有一与多的矛盾,因为马自己没有这个意识,或者干脆马没有意识。但人产生了这个意识、这个矛盾:全面的生产、片面的生产,直接肉体需要支配的生产、不需要肉体需要支配的生产,只生产自身、再生产整个自然界。我们可以看到这包含了一与多,有限与无限的矛盾,或者说辩证法。从逻辑上说,先有一与多的矛盾,然后才有人对自然界的——改造;但从实际来看,人类的诞生、劳动的出现、有限与无限(一与多)矛盾的出现是同时的。有限与无限的矛盾(辩证法)真正的、在人身上的显示之时,人便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界,并结成社会。这样,从逻辑上、以及从人类出现的历史来推论,这时的社会关系不可能是纯洁的。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原始社会没有阶级。但我们认为,既然一与多矛盾的出现与人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界同时,那么这时的人与人间的关系也应该有一与多的矛盾,有了“你”与“我”的意识,有了改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意识,并且也孕育了人与人之间分裂的萌芽。

  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思想直接来源于黑格尔。黑格尔哲学以探索宇宙发展规律为己任,以辩证法为基本方法,以概念推演为基本形式,建立了涵盖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在内的西方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哲学体系;它用绝对精神演化出整个世界,同时把世界上的事物与现象看成绝对理念的精神性的存在与过程;它以唯心思辩的形式包含了许多唯物主义的内容。黑格尔哲学对人类的贡献和影响最主要地体现在历史科学领域。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失去对象,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因而,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2】马克思以敏锐的目光发现、并继承黑格尔这种思想,而且改造和吸收了他的辩证法,创造了建立在唯物主义之上的劳动辩证法哲学。

  二、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劳动,我们要指出这种区别的逻辑基础和意义。动物只会消极地适应自然,它们融和在周围的环境之中,而人会改造环境。人与自然处在矛盾关系中,劳动处在人与自然之间,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否定关系(辩证法)。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是一,自然是多;人是有限的,自然是无限的。人意识到这种矛盾便开始改造自然界,以自身的本质力量去改造(或否定)自然界,这便是人化自然。人的对象化活动使自然主体化,同时也使人自身客体化。自然是对人的否定,人改造自然是否定之否定。主体力量的增强使人更多地追求客体的增加。这样人的劳动过程,便使人与自然的辩证运动无限地发展下去。

  人对自然的需求与改造也影响和调整着人与人的关系,或者说人与人的关系必定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越来越符合人对自然的改造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重要表现即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马克思说过:“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3】无论从奴隶制到封建制,还是封建制到资本主义制度,都展示了劳动辩证法在经济制度上在历史演进中的表现。

  马克思劳动辩证法还在《资本论》中有重要表现,那就是劳动二重性的发现。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它在人身上发生了分裂。一与多的矛盾(辩证法)在人类劳动中体现为个体劳动与群体劳动、或者说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人既要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来改造自然,又要交换彼此的劳动成果。由于私有制的存在导致个体劳动与群体劳动的对立。马克思正是以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重性为基础,在理论上再现整个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并作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推论。这种推论也是有足够根据的。我们可以认为,私有制的消灭与劳动的消灭同时。

  劳动辩证法也导致异化劳动与商品拜物教的出现。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他(指黑格尔)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他只看到了劳动的积极方面,没有看到它的消极方面。”【4】黑格尔把劳动看作精神的劳动,指出了人以及人类社会是自己劳动的结果。马克思看到了劳动的消极方面,看到了劳动对人的异在。马克思指出,劳动者的劳动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劳动中隐含了人与人的分裂,由此也决定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劳动产品的分裂。但马克思在《手稿》中没有指出异化劳动的来源。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大工业的出现,人们越来越感受到物质生产的作用,社会越向前发展,人越自由地改造自然界,个人就越需要掌握和依赖更多的物质条件(或资源)——这也是一种矛盾——这种物质条件集中地表现为大量堆集的商品,这既是物化,也是异化劳动的结果。人类早期,人把自然界的某一事物当作神灵来崇拜,这种原始宗教或迷信叫拜物教。这在一定程度上(而不是全部)可以用人类活动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来解释。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们把商品(和货币)看成仿佛具有自己的生命并支配着人的神秘物,马克思把这种观念与社会意识称为商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它集中体现了穷人与富人的分裂,人改造物质世界和人受物质世界束缚的矛盾,和人类力量的无限发展与个人在人类劳动成果面前无助与渺小的矛盾,这也是劳动辩证法的表现。马克思的拜物教与早期的异化劳动理论具有一致性。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中国人民银行文告《中国人民银行文告》
并非《中国人民银行文告》杂志官方网站。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 《中国人民银行文告》杂志,于200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159/F,本刊在...
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于197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180/TP,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工程...
长江技术经济《长江技术经济》
《长江技术经济》杂志,于201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2-1896/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能源利...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于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4-1323/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
美国问题研究《美国问题研究》
《美国问题研究》半年刊,创刊于2001年,由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办,由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编辑发行,每年两期。 《美国问题研究》征集各种有关美国研究重要问题的创...
母子健康《母子健康》
并非《上母子健康》杂志官方网站。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 《母子健康》杂志,于199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821/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