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防控及安全生产 技术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防控及安全生产 技术
来源:互联网 sk001 | 李守行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近年来,许多设施蔬菜产区由于常年连作,管理技术参差不齐,存在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等问题,导致土壤条件恶化,病虫害发生发生严重,设施蔬菜的产量、质量和效益不稳定,已影响到设施蔬菜的稳定、健康发展。大力推广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防控及安全生产技术,对于破解目前设施蔬菜生产上的突出问题,提升设施栽培现代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选择棚膜

  要求是:无毒、无滴性能好、透光率高、拉力强、使用寿命长、保温及增产性能好。目前国内比较好的农用膜是含有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红外线阻隔剂的三层共挤无滴保温防老化膜和高保温无滴防老化膜,不但对蔬菜无毒,且无滴性能好,透光率高,保温性能好,拉力强,使用寿命是普通薄膜的一倍以上,比普通薄膜增产25-30%。

  2、光照控制

  冬季增加光照和夏季遮光栽培,冬季光照弱,而棚内的光照平均相当于露地的50-70%,多层覆盖或遇到阴雨天气,棚内光照则更弱,提高棚内光照强度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措施之一。增加棚内光照的措施:①选用透光率好的无滴薄膜;②保持膜面清洁;③及时揭除草帘;④使用反光地膜等。

  3、温度控制

  塑料拱棚的散热途径通过薄膜的透射传热占70-80%;通过缝隙的换气传热约占10-20%;地中传热在10%以下。 生产上一般采用下列保温措施:①多层覆盖,如双层大棚或大棚套小棚再加草帘等;②压严薄膜,防止漏风或被大风刮起,破损的薄膜要立即修补;③选用保温性能好的薄膜如高保温薄膜等;④增加光照。通常采用的降温措施有:①通风降温;②遮光降温,在不通风的情况下遮光20-30%,可降温4-6℃。

  4、适时通风

  通风既能降温排湿,防止高温障碍,减轻病害发生, 又能促使棚内空气流通,及时排除有害气体,补充CO2,有利光合作用。 通风注意事项:①通风口开在避风处;②通风量由小到大,防止剧激降温;③防止通风口自然关闭;④不断变换通风口的位置。

  5、品种选择

  选用专用品种。选用耐低温弱光、抗病性强、商品性好、优质丰产的设施蔬菜专用品种。冬春早熟栽培应选择耐低温弱光的品种。 黄瓜要选择早熟性强,雌在数适量,单位结实率高,株型紧凑,侧枝数较少,叶片厚,叶型较小,叶柄和节间较短,耐弱光,耐低温和高温,高抗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的品种,如津春、津优系列黄瓜品种。番茄要选择抗寒性强,耐弱光,早熟丰产,植株开展度小,分枝性弱,叶片小,光合效能高,节间短,不易徒长,抗病性强的品种, 如海粉901、L402等品种。大椒选择苗期抗寒,结果期耐高温,抗病,早熟,丰产,株型紧凑,不易徒长,不易落花、落叶、落果的品种,如早杂2号、苏椒5号、洛椒4 号等。 秋冬季棚室延后栽培的蔬菜品种,只要抗病性强,尤其是苗期耐高温抗病毒病的品种,具备优质丰产特性,适宜棚栽的品种均可种植。

  6、采取集约化育苗。

  根据蔬菜种类不同,选用合适穴盘,配制专用育苗基质,加强苗床的温度、光照的管理,培育适龄壮苗。

  7、施肥

  应坚持有机肥为主,基肥为主的施肥原则, 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基肥和追肥不要长期用同一种肥料;②有机肥要先腐熟后施用;③基肥最好在播种前或栽植前10-15天施好;④根据作物种类、熟性、苗的大小、土质、 肥力状况等确定施肥种类、数量、施肥时机和方法;⑤注意平衡施肥和微量元素的施用;⑥重视根外追肥;⑦尽量不施含氯的肥 料;⑧施肥时注意通风换气。

  8、浇水

  做到看天、看地、看苗浇水,以水调肥,以水控肥, 冬季和早春季节切忌在阴雨天到来之前浇水。

  9、综合防控连作障碍

  (1)嫁接栽培。在设施蔬菜黄瓜、西瓜、茄子、番茄上,选用抗病性强、亲和力高的砧木,进行嫁接栽培。

  (2)合理轮作。设施栽培瓜类、茄果类蔬菜与大葱、玉米、水稻等进行轮作,减轻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降低硝酸盐积累,防控连作障碍。

  (3)土壤消毒。在日光温室7、8月份闲置季节,在棚内开沟,铺施轧碎的作物秸秆,撒施氰胺化钙,起垄灌水,用地膜覆盖地面,上面严盖棚膜,闷棚15-20天,提温杀菌。

  (4)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采用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在大棚内种植行下开70厘米宽、20厘米深的沟,每亩铺5000千克秸秆,撒施150千克饼肥,接种10千克菌种,然后覆土、浇水、接种4千克植物疫苗,然后定植、打孔。

  (5)、土壤农药残留和污染物质降解技术。采用设施内土壤翻耢、暴晒,增施EM菌、AM菌等分解物质,安全处理有机肥等措施,降解土壤中因长期施用化肥和农药后产生的残留物质,钝化土壤中的重金属残留。

  (6)、虫害物质防控技术。在棚内距地面1-1.5米设置黄板和蓝板,分别诱杀白粉虱、蚜虫、蓟马等,减少病害传播。在设施出入口和通风口铺设防虫网,防止害虫进入危害。

  (7)、主要病虫害高效安全药剂防治技术。

  以灰霉病、霜霉病、晚疫病、叶霉病、早疫病、菌核病、白粉病、细菌性叶斑病、蔓枯病、根结线虫病、粉虱、斑潜蝇等为防控重点。

  ①移栽前对苗床主要病虫,选用对路药剂,全面细致普防1次,以确保无病虫健苗移栽。

  ②移栽前深翻土地,精细整地,施用充分腐熟优质农家肥作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移栽前针对主要病虫选用对路药剂,用较常规防治稍浓的倍数均匀喷洒地面、墙壁、立柱和棚膜等处,进行表面灭菌,或用烟雾剂密闭熏闷12~24小时,发生根结线虫病的棚室可在移栽前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每平方米1~1.5毫升稀释2000~3000倍液,或10%福气多颗粒剂,每亩1.5~2公斤拌细土或细砂40~50公斤处理土壤。

  ③围绕保证蔬菜正常生长、防病控病、调温控湿,对喜温的果菜类蔬菜在正常天气下的上午,尽可能增温,使湿气雾化,下午增加通风,降温排湿;避免大水漫灌、阴天浇水或浇后遇阴天;平衡施肥;早春菌核病菌的子囊盘萌发刚出土,尚来弹放子囊孢子时,结合中耕管理,及时铲除子囊盘,防止子囊孢子弹放,减少田间病菌初侵染来源;番茄幼果直径15毫米左右时(蘸花后7~15天)摘除花瓣和柱头,以减轻灰霉病;农事操作时随时清除植株老(黄)叶、病果(叶)、重病株及害虫的虫卵、幼虫、虫叶等带出田外妥善处理。

  ④在害虫发生之前挂设黄板诱杀白(烟)粉虱、斑潜蝇成虫,有翅蚜,黄板间间距10~12米,并尽可能保持略高于植株生长点。

  ⑤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路药剂防治。

  灰霉病、菌核病:发病初期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或40%施佳乐悬浮剂,或50%利得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也可采用10%速克灵烟剂每亩1000克熏烟。番茄灰霉病防治需抓住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浇催果水前两个关键时期,蘸花时可在蘸花液中加入0.1%~0.3%的50%速克灵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或采用66%果霉宁可湿性粉剂喷花,与在果实膨大期喷甲霉灵、利得配合使用,喷雾时重点喷花和幼果;防治蔬菜菌核病时重点喷茎基部和基部叶片;防治果菜类菌核病时可将上述喷雾药剂调成糊状,直接涂抹于染病茎蔓。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城市学刊《城市学刊》
《城市学刊》(双月刊)1980年创刊,由湖南城市学院主办、湖南省教育厅主管,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
云南工业大学学报《云南工业大学学报》
《云南工业大学学报》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双月刊,1985年创刊,本刊系综合性的体育学术期刊,以交流体育学术成果,促进体育教学、训练与科研工作,发展与繁荣体育科学为宗旨。向以刊发重要论...
实用检验医师《实用检验医师》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创刊于2009年,为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系列杂志之一,是目前一本该协会二级机构(检验医师分会)自主创办的综合类专业学术期刊。其主管单位为国家卫...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杂志,于200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988/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水土...
党史博采(理论)《党史博采(理论)》
《党史博采》杂志,于200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3-1117/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教育研究、...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