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四大传统节日与中学语文教学
四大传统节日与中学语文教学
来源:互联网 sk001 | 赵贵延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更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将清明、端午、中秋定为法定假日,清明、端午、中秋当日放假一天。这样,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与此汇合,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四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三年。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这一方案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其中最为主要的背景就是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缺失。今天,人们在物质生活较为丰富,而且物质生活背后给人们的诱惑和选择性增多,这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人们精神生活的贫乏。特别是在标新立异思想引领下的精神生活,在直观层面以扬弃传统文化为代价,把传统文化看成是阻碍新思想发展的障碍。大多数青少年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者抱着一种抵触的情绪。语文教育在这种背景之下,显得尴尬、徘徊不定,甚至在多数人的眼中,语文教育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语文教育必须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文化密码,这个密码就是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渗透。

  中国传统四大节日,是我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断积累经验形成的,是传统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人们在这些节日中更多注意的是其休闲和消费功能,对其深层次的文化意蕴一知半解。语文教育以这四大传统节日作为切入点,为重塑传统文化的地位提供舞台责无旁贷。本文就四大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及其如何融入语文教育进行探讨,以期对语文教育重新认识。 挖掘四大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我们华夏民族历史悠久,有“四大发明”的文明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五六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留下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等等,所谓“四大节,八小节,还有许多毛毛节”。以往人们把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称为“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时至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更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将清明、端午、中秋定为法定假日,清明、端午、中秋当日放假一天。这样,民间风行与政府首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与此汇合,形成了四大传统民族节日。

  春节,我国第一大节日,是华夏民族文化的心结。公历每年4月5日前后的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人间佳节唯寒食(清明节的又一别称)(宋人语),是四大传统节日中唯一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她的地位仅次于春节。中国社科院民俗学博士施爱东说:“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游仪式。” 民俗学者黄涛也这样认为。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浴兰节”“蒲节”“女儿节”等。从古至今,端午节的习俗流传下来且影响最大的当属“挂系艾蒿、菖蒲”“吃粽子”和“赛龙舟”,后有悼念屈原的民间传说,为端午节增添了强大的文化内涵。八月十五中秋节,“人月两圆”,睹月思人、思团圆, “团圆节”由此而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至今仍是此时最好的祝愿。

  这四大节日在国人心目中有着复杂的感情,属于中国人集体的文化记忆,这种记忆从本质上来讲属于文化认同,而仪式在这些文化记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四大传统节日就是以仪式为表现形式在国人心目中所形成的集体文化认同。这些节日以岁时循环递进的方式展开,从时间上来讲,具有长期性。从空间上来讲,具有广阔性。在国人的集体意识里,这些传统节日以各种仪式体现出来,这些仪式又往往在较短的时间内以庆典、礼仪、饮食、装饰、图案等方式呈现出来,在表层文化特征后面传达了很多文化信息,也反映了一种文化的继承与嬗变,其中展现更多的是优秀的民族文化。

  四大传统节日也最能够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在漫长的历史场合中,我们的祖先将自己的感情凝结在这些节日中,这些节日更多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独特文化的一种表征。以清明节为例,从表象来看是中国人对祖先的一种祭祀,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事实上是先民们在季节轮换过程中对新的一年的祈福,从一个层面说明了生生不息和宗族观念在人们心目中的根深蒂固,这种观念是中华民族文化独特性很重要的体现方式。同时,这些传统节日也是他者对本民族文化了解的一扇窗口。如每年春节在国内外所进行的各种文化活动,很好地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其他国家和民族对中华民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加深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互信与理解。

  四大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但我们挖掘的不够,发挥的不充分,其实只要我们抱着一种对祖先的尊重和对先民文化的认同,就可以挖掘出更多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这对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都有极大的帮助。与语文教育结合起来挖掘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是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师肩负的重担之一,把四大传统节日融入到语文教育中,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这一课题所引起的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的思考将是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

  语文教学与四大传统节日

  (一)语文教育很重要的任务是弘扬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质。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重要报告中说:“许多国家重视功利而不重视文化的教育,艺术和诗歌应该在学校里重新占有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要特别重视文化熏陶,而文化熏陶正是现代语文教育体现人文关怀的基本途径。所谓人文关怀,在教育过程中首先表现为对人的发展、对人的心灵的关怀,为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奠定基础。教育手段越是高科技化,人文关怀越是显得迫切而重要。当然在具体的教学中要适时调控,随时间、地点、内容、形式等的变化而处理好主体性的问题,即师本,生本,师生主体间性的问题。人文素养是现代社会要求一代新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从人文情感、人文价值、人文品位等方面着手,唤醒学生的人文意识,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人文熏陶,形成人文素养。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更是弘道载体。语文教学应当弘扬人文精神,以接受多元文化因子为前提。文化品种越多,要求对文化内容研究应越有深度,进而要求改变语文教学长期“千里走单骑”的弊端。《新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课堂有这样的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2](《中学新课标资料库·语文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组织编写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p23)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语文课堂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堂要有开放意识,只有开放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才能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语文课堂才能愈教愈新,愈学愈爱,教学相长。这得力于语言的滋养,这才是真正的厚积薄发,真正的千斤拨四两。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杂志,于200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1-1652/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杂志,于198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2-1312/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经...
化学与生物工程《化学与生物工程》
《化学与生物工程》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2-1710/TQ,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开发...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是由教育部主管、江南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创办于1998年,前身为《江南学院学报》,20...
文物《文物》
并非《文物》杂志官方网站。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 《文物》杂志,于195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532/K,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
天天爱学习《天天爱学习》
《天天爱学习》杂志,于200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2-1414/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乐·文娱...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