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近五年来阅读障碍研究的新进展
近五年来阅读障碍研究的新进展
来源:互联网 sk012 | 罗 璇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阅读障碍  正字法  快速命名  语音加工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近五年对阅读障碍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一些:对以前研究问题的不断深入与探讨;出现了新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也更多、更新了(ERP及眼动仪的运用);对汉语阅读障碍研究的重视;在阅读障碍的遗传学研究中出现一个新的内容,即阅读障碍基因SNPs(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的出现与发展;将阅读障碍与其他的非器质性病变的病症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其中最热的一种就是将阅读障碍与注意了缺陷多动症(ADHD)联系起来研究。

  关键词:阅读障碍 正字法 快速命名 语音加工

  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1993)将阅读障碍分为获得性阅读障碍(acquired dyslexia)和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简称DD)。前者是指由于后天脑损伤或疾病引起的阅读困难;后者是指个体在一般智力、动机、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等方面与其他个体没有差异,也没有明显的视力、听力、神经系统障碍,但其阅读成绩明显低于相应年龄的应有水平,处于阅读困难的状态中[1]。本文的阅读障碍概念指后者,及发展性阅读障碍(DD)。

  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2]对阅读困难定义如下:“一种以不能理解所读材料为特点的阅读障碍。其表现形式有:词汇识别不正确,难以辨别音同、音近或形近的字词,或难以辨别拼音字母,不能把字母与发音相联系;逐字阅读,不能正确停顿,或嘴唇蠕动,发嘘嘘声、喃喃声;缺少理解,难以获取意义,厌恶阅读等。基本上是一种不会阅读的表现。心理学家、教育家和医生对造成此种障碍的原因看法不一,对如何准确归类也没有一致意见。典型的是将它视为一种学习功能的缺失,即儿童阅读水平明显低于同年级水平,但无心智落后、严重的情感问题等失常现象以及文化因素的影响等。为了避免用法混乱,许多研究者采用‘特殊发展阅读困难’一词来描绘儿童时期的这种征兆。”

  阅读障碍的研究源自英语国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Wagner和Torgesen对有关语音加工技能和阅读发展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证实了语音加工能力和阅读发展间因果关系的存在[3]。Vadois和Gerard等人的研究表明,阅读障碍主要由正字法加工缺陷引起,词形错误有时与语音错误同时出现,但在很多情况下会单独出现[4]。Lovett的研究发现了语义加工与其他加工的分离,对于有些阅读障碍者来说,在阅读过程中即便其他几个过程都表现很差,但语义加工却是可以进行的[5]。20世纪80年代,阅读障碍研究的一个主要成就是界定了语言障碍的概念,90年代之后,“语音障碍”研究继续深化,出现了正字法、命名速度、不同语言系统中阅读障碍特点及阅读障碍的不同类型和性质的研究[6]。

  西方学者对阅读障碍的认知加工研究和理论解释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趋于完善的模式,但由于汉语与拼音文字的巨大差别,西方对阅读障碍的研究结果并不能直接套用到汉语的阅读障碍中。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之前,学者们都认为阅读中不存在阅读障碍,但Stevenson等人的跨语言研究中发现,中文阅读障碍发生率并不低于英文,在日、中、美的阅读障碍出现率分别为5.4%、7.5%和6.3%,三国儿童阅读障碍出现率并没有显著差异[7]。因此,汉语阅读障碍才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王艳碧等对我国从1996年到2006年的汉语阅读障碍的研究情况作了分析,对这十年间我国汉语阅读障碍的数量、内容、发展的趋势和展望分别做了阐述,认为我国从1996-2006年关于汉语阅读障碍的研究主要包括阅读障碍的诊断筛选、亚型分析、认知特点和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教育干预等几个方面[8]。许多的研究表明,汉语阅读障碍大多数发生在单字水平,这既可能表现为音、形、义某个方面的加工缺陷,如不能有效地进行语音分析、不理解字在特定词中的意义,也可能表现为不能有效地建立三者间的对应关系。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语音分析能力落后,汉字字形产生困难,这一方面与汉语书写系统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阅读障碍儿童心理词典的发展有关[9]。在汉语阅读障碍的亚类型的研究上,刘文理和刘翔平等人发现,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存在不同的亚类型,以语音缺陷型、快速命名缺陷型及两者结合的双重缺陷型为主,与英语国家研究中的双重缺陷假设一致。语音缺陷型儿童汉字识别时有更多的语义错误,对声旁中的部分语音线索不敏感;快速命名缺陷型儿童汉字识别时依赖声旁语音线索,表现出阅读发展的一般延迟;双重或多重认知缺陷型是阅读损伤最严重的亚类型[10] 。这一系列研究及其成就表明,阅读障碍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它的研究领域、方法、内容等都不断地扩大、加深。

  由于前人(王艳碧等)已对1996-2006年的阅读障碍的研究情况作了总结分析,那么本文将对近5年来(2007年—2011年5月)的阅读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初步的分析。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词为“阅读障碍”,同时以“dyslexia”为检索词检索了SpringerLink英文期刊数据库,选取了2007-2011年间发表的有关阅读障碍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 文献量的年度变化趋势 本文检索到210篇中文阅读障碍的文章,其中一般学术文章193篇,硕博士论文17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有35篇(指心理科学、心理学报、心理发展与教育等8种心理学专业杂志);英文文章1500多篇。具体年份分布情况如表1:

  表1 2007-2011年文献量分布表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中国学术期刊 51 51 55 38 15

  全文数据库 SpringerLink 281 272 356 356 307

  英文期刊数据库

  由表1可以看出,国内对阅读障碍的研究起伏不大,2010年的文章数量稍微少些。国外的研究量远远大于国内,且在2009年后激增。汉语阅读障碍的研究在80年代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阶段,由于起步较晚,没有形成像英语阅读障碍研究那样统一而系统的结论,研究手段还主要是借鉴英语阅读障碍的研究摸式,它正处于一个摸索发展的阶段。虽然国内的研究与国外的研究量不能比,但比起20世纪来说,汉语阅读障碍的研究已逐渐增多,研究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并逐渐出现了一些依据汉语自身特点的研究摸式。 阅读障碍研究内容分析 2006年以前阅读障碍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阅读障碍的诊断筛选、亚型分析、认知特点和认知神经机制研究。2006年以后对阅读障碍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一些:

  第一,对以前研究问题的不断深入与探讨。如,隋雪等人的研究从语言学和非语言学层次上讨论了阅读障碍的认知缺陷,总结了认知缺陷神经机制的左半球功能障碍,巨细胞缺陷和小脑缺陷等理论[11]。彭虹等通过进行词汇、语素识别、句法、非词重复和看图说词5 个任务的测试,探索了汉语阅读障碍高危儿童的早期筛选方法,认为高危儿童句法缺陷和语音缺陷所占比例最大[12]。Beth A.O’Brien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和治疗两个因素都会影响到快速写信命名和高效的正字法识别之间的联系,正字法效能与文章阅读速度有关,而与拼写表现无关[13]。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新理财《新理财》
《新理财》杂志,于200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862/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财策、封面报...
河北农机《河北农机》
《河北农机》杂志,于197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3-1060/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新机具试验...
蚕桑通报《蚕桑通报》
《蚕桑通报》为蚕业综合性科技季刊,以发展蚕业科技,促进蚕桑生产,提高学术水平为办刊宗旨。其特色是崇尚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集蚕业科技专论、试验研究、...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517/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13年,是我国高校办刊历史为悠久的综合性大学学报之一。本刊主要发表具有高理论价值和学术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
复合材料学报《复合材料学报》
《复合材料学报》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801/TB,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建筑...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