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浅析英语委婉语的各种功能
浅析英语委婉语的各种功能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赵环 郝磊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英语中的委婉语的历史十分悠久,许多委婉语源自《圣经》。且乔叟在其《坎特伯雷故事集》,莎士比亚在其剧本和诗歌中都大量使用了委婉语。在古希腊祭祀时,人们一般都讲吉利话,即用委婉语。在英国,委婉语的使用至少可以追溯到11世纪,当时已有“雅词”(Genteel Vocabulary)和“秽词”(Obscene Vocabulary)之分,其中“雅词”就是委婉语的前身。这些均可说明委婉地表达意思早在文学出现前就逐步形成,它是一种与人类社会文明史不断同步发展的极其普遍的社会现象。

  了解几点委婉语的语用功能,让我们更好地从它身上了解一个社会的崇尚心理,捕获人类思维。

  (一)、三“避”功能

  禁忌语包括脏话(obscene),粗俗的话(vulgar),不吉利的话(ominous words)和触犯神灵的话(profane)。多数情况下,诸如“生老病死”、“神明鬼怪”、“人体器官”、“贫困失业”等自然规律、迷信说法及价值观、道德观之类的,均为人们害怕看到并尽力用委婉语回避的。“忌讳”是对不“快”之事物的回避,那“礼貌”则是对不“雅”之事物的回避了。由此可综合概括为四个“避” :

  一是避俗求雅。太直率的语言显得粗俗不文明,像死亡(death)、疾病(disease)等事物,若直接表达就是禁忌语,反之用委婉语间接表达就显得雅正隽永许多。二是避讽求婉。为了避免听者受刺激,教师在校知道学生时常用“not particulary good”(不太好)替代“awful”(糟糕)一词来促进师生间的关系,鼓励较差学生继续努力。另外,不能说学生stupid(笨)、slow(迟钝)、或者lazy(懒),而要说under-achiever(未能发挥潜力的学生),这样听起来就不那么刺耳,不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了。三是避陈求新。一些商业机构为了招揽生意,常改变招牌或称谓,力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像pawnshop(当铺)门口挂的招牌是loan office(借贷处);旧家具店门口挂的招牌是antiques(古董)。

  (二)、讽刺功能

  委婉语不仅具有欺骗性、掩饰性,而且兼具讽刺性。它虽婉转、温和,但婉转中见坦直,温和中见刚毅。就拿college(学院)这个词来说,许多人都知道其字面意思,但囚犯们用它来称呼“监狱”却极少人知晓。囚犯们为了自我美化,自我洗刷,把因犯罪而被迫关进监狱强行学习改造视为在大学为增加知识而学习,体现了他们的强烈虚荣心,此词因此也颇具讽刺意义。再说说来源于《圣经》故事的“balm of Gilead”(基列的安魂药)。故事中的基列有一种安魂药,可使罪孽深重的灵魂得到慰藉。英语中用“balm of Gilead”指代酒也充满了讽刺意味,揭示了酒的本质也只不过是麻醉人体神经的一种药品。另外还有个例子,英语中也常用“live on nothing”作为委婉语去描述那些吝啬的守财奴,英国作家W.Thackeray在《名利场》第三十六章的标题中就用到此短语,借以对小说主人公荒唐的生活,追逐名利的虚伪及拜金主义的自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三)、自我保护功能

  上述中提到使用委婉语是为了以礼相待,即礼貌功能。这里提出自我保护功能是为了与礼貌功能及合作原则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在语言交际中共同发挥作用。当两功能发生冲突时,礼貌原则要服从自我保护原则。事实上,使用委婉语是为了进行自我保护,维护自身利益不受侵害。使用中有助于树立正面形象,维护甚至提高发话人在受话人心目中的地位,且可有效抑制对方出言不逊。但是,这里的自我保护不应等同于以自我为中心,应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在社会规范的制约下维护自身合理权益,首先要在不侵害对方利益的前提下,在顾及双方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益和优势。只要清楚地明白委婉语应用的根本出发点是与人为善,就能营造出良好的交际氛围和取得满意的交际效果。

  (四)、幽默效应功能

  诙谐的委婉语能帮助人们面对现实,事发当时能够轻松应付。如:用“push up daisies”取代“be buried”可以减轻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把“to be sent into prison”(坐牢)说成“live at government’s expense”,显然增加了调侃色彩。还比如,在本世纪以来,英国人在吃饱以后谢绝主人的殷勤劝食时常这么说:“I’m willing,but Mary isn’t”。(我倒乐意,但肚子不行了。)这里把“胃”人格化为“Mary”,不仅运用辞格(托物拟人)的手法,而且别致幽默,少了一点尴尬和见外,多了些许熟识和感情。另外,委婉语还借用外语来营造幽默的气氛。如:借用法语中“fainéant”或“faineance”替代“懒”(idler),让人联想到法国历史上墨洛温王朝最后几个不问朝政的国王---“懒王”(rois fainéants)。此种手法别出心裁,令人赞叹。在当今这到处充满竞争的社会里,人们神经异常紧张,相互间十之八九是利益关系,相信大家若能在恰当的时机运用此项功能,将能大大改善这种冷漠现象。

  (五)、交际功能

  作为一种间接言语行为,委婉语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中。它具有协调关系,维持正常交往等重要的社会交际功能。这里所讲的交际功能分为异性间的交际和对外交际两种。只要细致观察,大家就能发现人们在与异性进行语言交际时,要比在同性面前更多地使用委婉语。有位男青年对一女青年心怀爱慕,于是三次提出:“Do you love me?”可女方并没有真正爱上男青年,碍于面子,不愿讲出实情,先后用了三个“Love”的消极委婉语(negative euphemism):“be very fond of”,“mean a lot”,“care of”来修正和减落语气,一方面搪塞了男士咄咄逼人的追问,另一方面给他留了面子。

  委婉语是一柄双刃剑,虽然是“古已有之,于今为烈”,但决不能用得过多泛滥。使用时要考虑场合和对象,运用得当可以协调关系,如果用得过滥则会混淆视听,掩盖事情本质,而用得不得体,也会时你“欲礼而不达”,甚至令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因此,有几点必须密切注意。首先,使用时要注意观点、立场和态度。也就是说,尽管我们表达得多么委婉、多么含蓄,但是观点必须正确,立场必须坚定,态度必须明朗,原则必须坚持。就拿1999年5月北约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这件事来说,举国上下无不震惊,无不谴责这一野蛮行经,要求北约给出合理解释并道歉,可北约以“地图不准确导致误炸”这一托辞唐塞我国,竟用了“遗憾”(regret)一词来表达他们的态度。十分明显,道歉(apologize)和遗憾两词在意义上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妄图利用委婉语来蒙骗民众的行为非常可耻。其次,应考虑语境是否有必要性,即使用委婉语应根据实际需要来决定。不能盲目追求客套,致使弄巧成拙。事实上,已有不少委婉语已成了陈词滥调,在正式口头语和书面语中应该加以避免。最后,虽然委婉语的使用具有祛除贬义的效果,但这种效果往往是短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具有褒义的委婉语也会产生不好的联想。一旦这种负面的内涵被识别,人们就会去寻找新的委婉语。这就是英语委婉语不断翻新的一个原因。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中国医药导刊《中国医药导刊》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月刊,于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
合作经济与科技《合作经济与科技》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3-1296/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财会/...
中国方言学报《中国方言学报》
杂志之家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中国方言学报》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方言学报》创刊于2008年,由全国汉语方言学会...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托吉林大学、南开大学主办的化学学科综合性学术刊物。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
首都外语论坛《首都外语论坛》
《首都外语论坛》是由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哲学研究所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主办并编辑出版的年刊形式的系列学术丛书,以高端理论探索、前沿学...
技术物理教学《技术物理教学》
《技术物理教学》(原:《中专物理教学》(季刊)创刊于1993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主办的物理教育刊物。 《技术物理教学》办刊宗旨:推...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