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1设计作品展示
本人在兰州市选取了2所幼儿园,分别对各园的一个大班儿童(共63人。平均年龄5岁5个月)对设计作品进行了电子地图符号认知特点的专项测试。经测试结果显示,儿童对图3.1中三维地图符号的认知情况普遍要高于平面图形。95%的儿童对酒店、、公交站、湖泊都能进行正确的认知,对于农庄、生态园等大多数儿童经过提示也得到了正确的认知。总体来说,在这个测试环节中儿童的关注度和兴趣都很高,大部分儿童对以上这些符号所展示的地理信息都有了很好的认知。所以,儿童电子地图符号的设计应该更加注重立体图形的应用,对于缺想象力的儿童来说,这样的符号效果更加直观,有着更强的视觉冲击力,也能起到更好的认知效果。
4 结论
通过对5-6岁儿童进行了电子地图符号认知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本文所提出的理论符合儿童的心理认知发展规律及欣赏水平。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来说,他们已经有了很好的空间意识,有了探求空间地理知识的欲望,也有了对形象事物认知的能力,且对抽象事物的认知也开始萌芽,注意力不强,记忆力较差,沟通欲望强。在此认知特点的基础上,适合这个年龄段儿童的电子地图符号设计应该使用颜色鲜艳的地图符号体系,大量应用动漫技术,将儿童熟悉的卡通形象等引入到电子地图符号信息中,加大对三维立体符号的使用,从平面到立体,从立体到智能,建立适合儿童认知特点的电子地图符号库,使儿童电子地图真正实现其功能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亚平.基于三维空间认知的电子地图符号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24):28-29.
[2]张彦丽,闫浩文.儿童电子地图特征及基本设计原则[J].测绘科学,2007,32(3):134-136.
[3]王长森,易利珠.儿童地图方兴未艾[J].地图,1997,4:59-6
[4]田学红,方格.国外有关儿童对地图表征的认知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0, 8(2):14-20.
[5] 张为成.GIS中地图符号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
[6] 张增慧,林仲贤.3-6岁儿童颜色及图形视觉辨认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83,15(4):461-468.
[7]Stevenson H W, Mcbee G. The learning of object and pattern discriminations by children[J].Journal of Comparative &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1958, 51(6):752-4.
[8]李兵.地图符号库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农业大学,2005.
[9] 陈业夫.地理信息系统点状符号库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
[10]石英. 浅谈地图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1, 34(4):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