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信息科技 > 多媒体技术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何君 ,张瑞斌2,陈晞1,张秋阳1,张茜
【分  类】 信息科技
【关 键 词】 多媒体技术;大学数学教学;教学改革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教学改革的需要,多媒体技术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大学数学的教学之中。本文主要论述了大学数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的几个环节和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如何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大学数学教学;教学改革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the Analysis of College Mathematics Teaching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needs of teaching reform,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are increasingly applied to the University of math teaching.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use of mathema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the advantages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Multimedia teaching math teaching proces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everal aspect and application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ssue of multi-media, and how the math at the university teaching the rational use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made recommendations accordingly.
Key words: multimedia technology;College Mathematics Teaching;Teaching reform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于大学生的素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建立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全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改革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平台上。”多媒体技术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恰恰符合这种改革趋势[1]
1 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1.1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一个心理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这就是说,如果通过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通过这样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教师讲课强得多。因此,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教学,确实能起到传统的口授手写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多媒体教学的直观形象性、变静为动的特色、延伸课堂的时空界限,以及可以很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的能动性,通过造情设景、设置悬念等手法,艺术地将所要讲述的内容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使所展示的内容能够产生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某些教学重点、难点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所讲授的内容由于缺乏直观感受,学生难以形成系统认识,这就为重点、难点的教学带来了负面影响。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克服的困难,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立体和动态等方面的不足[2]
1.2 运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可以直观、形象、生动、逼真地表现教学所确定的内容,形声兼备、感染力强,符合认知规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变枯燥为愉快,并通过巧妙的手段,突破教学的时空局限,以开阔视野使学生能置身于这种情景交融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课堂容量,加大了课堂教学密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2]。比如在讲“不定积分的概念”时,先在屏幕上放映一段当年牛顿写给莱布尼兹的字谜信,可以唤起同学们的激情,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使其全神贯注地投入课堂学习,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做精彩的铺垫。
1.3 运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因材施教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使不同资质的学生都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各类有用人才。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每位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程序步调都是相同的。多媒体系统易于反复演示,文字显示停留时间较长,比教师单纯用语言表达更易使学生记忆、掌握,有利于反应和理解能力弱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接受知识。
多媒体教学速率明显加快,教学环节和信息变换频繁,学生必须做出快速反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进行教学课件的设计时,可以设计一些小图标来提示学习环节,如用图像符号“笔”、“书”、“?”等来表示笔记、阅读、思考等, 并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活动,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生动、有效、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帮助学生数学地深入思考问题、简化概括过程,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在几何与代数、代数与统计、真实问题情景与相关数学模型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3]
1.4 运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电脑的出现,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用“建构主义”的思想来进行教学设计,可以为学生实现“意义建构”创设更为逼真的“情景”,可以改善认知环境。教学内容以教科书为主,以网络资源和教师的知识结构为辅,可以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与信息。多媒体具有及时修改教学内容的优势,可以随时将与本节内容相贴近的数学史、数学名人、数学实验等反映出来,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数学学科最新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从而起到延伸教学内容的效果。
多媒体技术的超级链接随意转换使教师可以灵活控制前后内容之间的衔接,既可单独讲解某个知识点,又可串起来前后连贯学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连贯、系统,克服了以往教学时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弊端[3]。教师利用无线话筒、电子教鞭,可以离开讲台,站在学生中间授课,既可以亲近学生、直接监控学生学习,又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强化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学生由“听讲”、“记笔记”的学习方式更多地变为观察、实验和主动地思考,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
2 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的几个环节
2.1 备课阶段
备课是教学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多媒体教学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仅是使用计算机和运用有关计算机软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课件当中还应当保留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优点—即风格上的个性和特色。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注意这样的几个方面: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北方金融《北方金融》
《北方金融》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5-1370/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行业_工作研...
新课程评论《新课程评论》
《新课程评论》杂志,月刊,于201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主管,湖南人民出版社;湖南省新教材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杂志,于199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1-1321/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2-1298/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教...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杂志,于197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3-1566/T,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
飞航导弹《飞航导弹》
《飞航导弹》(月刊)创刊于1971年,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310所主办的院刊,主要报道国外飞航导弹的研制计划、进度、试验和实践战刊,还报道与发展飞航导弹有关...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