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凤 锡山人民医院 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58例特应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他克莫司软膏,观察组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所得红斑评分、丘疹评分、水肿评分、苔藓样变评分数值低于治疗前所得数值,观察组所得数值低于对照组所得数值,观察组所得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所得75.86%,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显著,各项症状得到改善,疗效提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窄谱中波紫外线;他克莫司软膏;特应性皮炎;疗效
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为常见疾病,导致该疾病的具体因素尚不明确,与食物过敏原刺激、遗传易感性、自身抗原、皮肤功能障碍等,常见症状为红斑、丘疹、水肿、苔藓样变等,负面影响非常大,易反复性发作,该疾病的治疗方案有许多种,如何为患者选择最佳的方案成为了关键所在,应重点关注[1-2]。本文为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58例特应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9例,其中,对照组中13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62岁的年龄范围,(27.22±1.35)岁的平均年龄,文化程度:5例大专及以上学历者、24例大专以下学历者;观察组中14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63岁的年龄范围,(27.23±1.34)岁的平均年龄,文化程度:6例大专及以上学历者、23例大专以下学历者。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性别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纳入标准:本研究患者均需要满足WHO中关于特应性皮炎的诊断标准[3-4],本研究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全身免疫性疾病者;排除精神疾病者。
1.2方法
对照组用他克莫司软膏,药物选用他克莫司软膏(安斯泰来(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40148,规格:0.03%(10g:3mg)),直接涂抹在病灶位置,每天用药两次,每次剂量为0.03%;连续用药两个月时间。
观察组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他克莫司软膏,他克莫司软膏的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保持一致,窄谱中波紫外线的设备选用德国Waldmann UV-100L,在为患者进行照射治疗时,为患者佩戴好防护眼睛的设备,辐射的波长控制为311nm,初始的剂量控制为0.3J/cm2,每次剂量递增0.1J/cm2,每次剂量最高为2.5J/cm2,每周照射两次,连续用药两个月时间。
1.3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红斑评分、丘疹评分、水肿评分、苔藓样变评分数值情况、治疗效果情况。红斑评分依据4个等级进行评估,分数在0-3分,0分表示无红斑症状,1分表示轻度红斑症状,2分表示中度红斑症状,3分表示重度红斑症状,分数越高,红斑症状越明显,分数越低,红斑症状越轻。丘疹评分依据4个等级进行评估,分数在0-3分,0分表示无丘疹症状,1分表示轻度丘疹症状,2分表示中度丘疹症状,3分表示重度丘疹症状,分数越高,丘疹症状越明显,分数越低,丘疹症状越轻[5]。水肿评分依据4个等级进行评估,分数在0-3分,0分表示无水肿症状,1分表示轻度水肿症状,2分表示中度水肿症状,3分表示重度水肿症状,分数越高,水肿症状越明显,分数越低,水肿症状越轻。苔藓样变评分依据4个等级进行评估,分数在0-3分,0分表示无苔藓样变症状,1分表示轻度苔藓样变症状,2分表示中度苔藓样变症状,3分表示重度苔藓样变症状,分数越高,苔藓样变症状越明显,分数越低,苔藓样变症状越轻[6]。治疗效果判定标准[7]:①显效:红斑、丘疹、水肿、苔藓样变等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好转;②有效:红斑、丘疹、水肿、苔藓样变等症状有所好转;③无效:红斑、丘疹、水肿、苔藓样变等症状无变化或恶化;总有效率所得数值为显效率所得数值与有效率所得数值之和。
1.4统计分析
将研究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收集,然后输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所得数据平均值用(±s)表示,检验用t、χ2值,计数用百分比%表示,所得P值<0.05,所得数据拥有统计学比较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红斑评分、丘疹评分、水肿评分、苔藓样变评分数值情况
治疗后,两组所得红斑评分、丘疹评分、水肿评分、苔藓样变评分数值低于治疗前所得数值,观察组所得数值低于对照组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红斑评分、丘疹评分、水肿评分、苔藓样变评分数值情况(±s,分)
组别 红斑评分 丘疹评分 水肿评分 苔藓样变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n=29) 2.24±0.32 0.85±0.15 2.31±0.42 0.95±0.14 2.13±0.38 1.02±0.16 2.39±0.28 0.88±0.12
对照组(n=29) 2.19±0.33 1.65±0.24 2.28±0.43 1.73±0.32 2.18±0.39 1.73±0.28 2.31±0.27 1.84±0.21
t值 0.8526 5.6452 0.7562 5.4528 0.6584 5.3546 0.8265 5.486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治疗效果情况
观察组所得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所得75.86%,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治疗效果情况(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29 19(65.52) 8(27.59) 2(6.90) 27(93.10)
对照组 29 15(51.72) 7(24.14) 7(24.14) 22(75.86)
χ2值 5.6584
P值 <0.05
3.讨论
特应性皮炎作为典型皮肤科疾病,也称之为“遗传过敏性皮炎”、“异位性湿疹”,与遗传过敏素质相关皮肤炎症性病症有着直接的关键性,主要的发病人群为青少年、儿童,该疾病具体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该疾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等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对患者的负面影响非常大,一旦治疗不及时或不合理,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危及生命,应重视[8]。
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案有许多,常用的治疗手段为药物治疗,本研究选用的治疗方案为窄谱中波紫外线、他克莫司软膏;他克莫司软膏作用典型的治疗药物,通过涂抹的方式进入患者的体内,能与患者体内的T淋巴细胞中胞质蛋白进行结合,进而对钙调磷蛋白磷酸酶磷酸酯酶活性进行抑制,还能抑制患者体内炎症介质、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和表达,抗炎效果非常显著,能对合成皮肤胶原进行促进,加快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恢复;窄谱中波紫外线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照射,穿透性较强,能作用于患者的免疫系统,通过窄谱中波紫外线的照射,能诱导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凋亡,还能作用于细胞因子,使得IL-8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有利于控制炎症反应,还能抑制人体内异常角蛋白的表达,通过窄谱中波紫外线的照射,能够诱导抗炎或免疫抑制的效果,能减轻炎症,加快康复的效果;这两种方案的联合应用,有着良好互补的作用,与单用他克莫司软膏比较,发现,治疗后,两组所得红斑评分、丘疹评分、水肿评分、苔藓样变评分数值低于治疗前所得数值,观察组所得数值低于对照组所得数值,观察组所得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所得75.86%,统计学有意义(P<0.05),表明,针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的治疗,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他克莫司软膏的治疗方案明显更高,红斑、丘疹、水肿、苔藓样变等症状的改善更加明显,患者的康复速度更快,因此,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值得特应性皮炎患者优先选用[9-10]。
综上所述,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显著,各项症状得到改善,疗效提高,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值得特应性皮炎患者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真真,宋俐.不同浓度他克莫司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20):22-24.
[2]李显文,欧柏生,伍玲.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经济性评价[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16,33(4):179-181.
[3]周烨棋,钱齐宏.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8):1070-1073.
[4]王洁,何振兴,赵菊花,等.他克莫司软膏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5,27(5):785-786.
[5]付曼妮,解翠林,石娴,等.他克莫司软膏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1):2127-2130.
[6]吉晓欢.探究0.03%他克莫司软膏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8):73-74.
[7]张英博,向亚平,黄进华,等.联合臭氧水治疗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疗效及白细胞介素4、神经生长因子检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6,49(10):736-738.
[8]黄文晖,王崇敏.中药药浴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对血清LTB4、LTC4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4):604-606.
[9]贾振宇,赵敏.外用他克莫司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4):4772-4774.
[10]张懿.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7):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