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婧
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儿科 贵州六盘水 553001
【摘要】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婴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儿科收治的42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21例)与观察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2例,观察组患者显效6例,有效14例,无效1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数为20例,占比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19例,占比90.48%,对照组与观察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以及TcSo2均显著高又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与观察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婴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著,能够快速缓解症状,缩短治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大多由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发于冬春季。毛细支气管炎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严重酸中毒、痰堵窒息、心力衰竭等,严重时会表现出呼吸困难和烦躁不安的现象同时引发中毒性脑病、胃肠功能紊乱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1]。所以,需要选择有效地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方式,有研究表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早期呼吸支持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效果显著[2]。本文主要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婴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效果,为促进重症毛细支气管患者尽快恢复提供合理的治疗方式,详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儿科收治的42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21例)与观察组(21例),此次研究均得到患者知情同意。对照组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2—14月,平均年龄(9.12±1.26)月;观察组中,男14例,女7例,年龄2—16月,平均年龄(9.45±1.47)月。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后发现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式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给予对照组患者清理呼吸道、空气加湿等常规综合性治疗,(2)给予对照组患者抗感染、雾化吸入、止咳、化痰、平喘、改善机体内环境、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对症支持治疗,(3)给予对照组患者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设定为0.5—1.0L/min,设定监测氧浓度在21%-100%[3]。
1.2.2 观察组治疗方式
观察组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方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给予观察组患者清理呼吸道、空气加湿等常规综合性治疗,(2)给予观察组患者抗感染、雾化吸入、止咳、化痰、平喘、改善机体内环境、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对症支持治疗,(3)给予观察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设置氧浓度为21%—100%,设置氧流量为6-12L/min,压力4-6cmH2O(4)当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好转,无喘憋、呼吸困难时逐渐降低参数,直至撤机[4]。
1.3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2)统计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TcSo2、血气分析等临床指标,并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软件18.5版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使用t进行检验以及使用X2进行计数资料检验,同时默认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2例,观察组患者显效6例,有效14例,无效1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数为20例,占比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19例,占比90.48%,对照组与观察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n=21) 7(33.34) 12(57.14) 2(9.52) 19(90.48)
观察组(n=21) 6(28.57) 14(66.67) 1(4.76) 20(95.24)
X2 5.668
P <0.05
2.2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以及TcSo2均显著高又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与观察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组别 心率(次/分) 呼吸频率(次/分) TcSo2
对照组(n=21) 158.4±5.8 66.4±4.8 0.857±0.021
观察组(n=21) 152.3±5.4 55.7±3.9 0.921±0.023
t 5.221 6.327 5.473
P <0.05 <0.05 <0.05
3.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大多由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发于冬春季[5]。本次研究表明,对照组患者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2例,观察组患者显效6例,有效14例,无效1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数为20例,占比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20例,占比90.48%,对照组与观察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以及TcSo2均显著高又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与观察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婴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著,能够快速缓解症状,缩短治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素萍, 郭东红.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观察及护理[J]. 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4):120-120.
[2]李秀云, 黄从付, 罗建军, et al.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10):129-131.
[3]王建忠, 李学超, 吴春青, et al.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婴幼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 2014(12):1403-1405.
[4]白玉新, 赵淑玲.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95):3-4.
[5]冯艳梅. 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术治疗婴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 2015, 13(21):25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