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农业与自然 >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以辽宁省为例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以辽宁省为例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邹志华
【分  类】 农业与自然
【关 键 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对策;辽宁省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实现转移的劳动力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对策;辽宁省
       Study On The Rural Transfer Of Surplus Labor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Take Liaoning Province As The ExampleAbstract: The rural labor migration has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t is also an essential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s facing China’s 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 With the analysis on the transfer of Liaoning Province labor force characteristics, discovering the question existing in the shift process and proposing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Key words: The Rural Surplus Labor;Labor Migration;Countermeasure;Liaoning Province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环境,养育着十几亿农业人口。在历史和现实双重原因的作用下,农业人口越来越多,农业生产产业结构单一、手段落后、资源有限,使农业人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包袱。我国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成为阻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要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现状,必须有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与测算

农村劳动力是指户籍所在地为农村社区的人口中15~64周岁的男性和女性个人,但不包括在校学生、服兵役人员以及因身体原因不能劳动的人。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超过农业实际需要的多余劳动力,农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就是达到现有生产要素最优配置的劳动力数量[1]。因此,农业当前的劳动力数量与达到其生产要素最优配置的农业劳动力数量之差就是农业剩余劳动力。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农业劳动力需求量,从而得到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分析劳动力与耕地两个生产要素的Cobb-Douglass生产函数入手求导,即: (Y为农业总产值,b为耕地面积,c为农业劳动力需求量,a,m,n都是常数),两边取对数得:LnY=Lna+mLnb+nLnc,根据农业剩余劳动力一个重要经济学特征是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即农业总产值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通过回归模型计算,找出符合辽宁省劳动力与耕地面积指数之和接近1的年份(1982年),计算得到a=4.47,m=0.54,n=0.36。即得到辽宁省农业总产值与所需农业劳动力、耕地面积的生产函数模型:。根据2008年辽宁省统计年鉴数据,2007年底辽宁省农业总产值1133.4亿元,耕地面积408.5万公顷[2],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辽宁省所需农业劳动力为577.03万人,现有农村劳动力总量约1083万人。也就是说505.97万人为需要转移出去的剩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46.7%。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

  2.1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素质对人的生存和就业越来越重要,但在广大农村,人们受教育少,科学文化素质低,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素质普遍偏低,就业范围也就仅限于较低的产业和行业。样本调查分析,辽宁省转移劳动力中,文盲占2.8%、小学占19.4%、初中占63.9%、高中占11.6%、大专以上占2.3%。其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6.1%,比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高出72.2个百分点,此外还有少量务工者是文盲或半文盲。转移劳动力中85%左右只能从事纯体力的劳动,就业的岗位大多是第三产业,集中在建筑、装潢装修、城市环卫、服务员等不需要劳动技能的一些低薪工作岗位。

  2.2转移途径盲目性大

  据调查,通过政府部门组织农民外出务工的极少,90%以上是通过亲戚、好友、乡邻引荐或者自发加入外出务工行列的。有相当一部分外出务工农民很难尽快找到工作,导致他们无法在外生存,无功而返;许多外出务工农民没有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权益容易受到侵害。实践表明,外出务工农民的无序流动,既不利于农民外出就业,也不利于其就业地对外来务工农民的管理,更不利于外出务工农民自身权利的保护。

  2.3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

  一方面: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影响了辽宁省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发展。辽宁省农村劳动力65.7%从事农业经营活动,这其中的大部分又以种植业为主,二、三产业的发展一直滞后于农业生产的发展[3]。第二、三产业的不发达,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很少,不能吸纳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就业无门,也就只能呆家种地。另一方面,乡镇企业更是面临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开始实行以“减员增效”为主的全面改制,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明显减弱。

  2.4城乡二元结构制度性障碍

  户籍管理制度的分割和就业制度的歧视,造成了城乡对立的格局,严重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非农化转移。有些用人单位和企业要求所聘人员必须是本地户口,而且还常常人为制造一些不平等的待遇,如职业限制、工种限制等,这导致了民工的就业范围缩小,不能和城市居民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和用工待遇。目前,我国城市基本上建立起了以社会保障为核心、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土地已成为农村劳动力的惟一而又最根本的生活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旦离开土地进城,将处于毫无保障的真空地带,一旦失业,基本生活就难以保障,其他诸如养老、医疗、子女上学和住房等现实问题更是无从谈起,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有效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3.1健全外出务工农民培训机制

  重视对农村外出务工农民的培训工作,把对外出务工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畴。政府要根据外出务工农民专业技能培训的需要,对外出务工农民进城免费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越来越多的农民掌握和应用了农业新技术和新成果,这些成果和技术为农民增产增收、城市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辽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民培训。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辽宁开展的大规模农民培训有:阳光工程培训,培训9.8万人,转移1.89万人;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培训6.1万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项目,累计培训农民670多万人次。通过这些培训,拓宽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范围。

  3.2健全信息服务平台,方便外出务工农民的管理

  要建立健全农民外出务工的信息网络,全面收集和及时反馈各地外出务工的信息,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准确快捷的务工信息。要积极探索务工输入地和输出地相对接的管理方式,克服输入地对务工者重用轻管,或只用不管、漏管的倾向,同时也要克服输出地粗放管理或只输不管,怕麻烦、放任自流的倾向。要用政策或法律法规的形式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作明确的界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无序转移到有序转移的转变。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建筑与文化《建筑与文化》
《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058/Z,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文献综述...
学术月刊《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杂志,于195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096/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学术新书、...
当代电力文化《当代电力文化》
《当代电力文化》(月刊)创刊于2013年,杂志是中国电力政研会会刊,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管主办。《当代电力文化》办刊方针是“观察电力文化热点,启迪电力文化智慧,提...
中国农机化学报《中国农机化学报》
《中国农机化学报》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837/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试验...
高教研究与实践《高教研究与实践》
《高教研究与实践》1982年创刊(曾名《教学研究》、《高教研究》),内刊,季刊。 《高教研究与实践》创刊20余年来,本刊一直致力于促进高等教育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为...
化工生产与技术《化工生产与技术》
《化工生产与技术》(双月刊)创刊于1994年,由巨化集团公司主办。刊物坚持大化工方向,突出实用性、先进性,面向化工企业及科研机构,及时报道化工及相关行业的国内外科技...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