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农业与自然 > 莫让“最牛公章村”变成“最牛贫困村”——关于锦屏县圭叶村贫困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莫让“最牛公章村”变成“最牛贫困村”——关于锦屏县圭叶村贫困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谭元钰
【分  类】 农业与自然
【关 键 词】 圭叶村贫困状况调查思考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内容提要:本调查报告通过对曾以“史上最牛公章”轰动全国的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进行实地调查,得出“圭叶村群众至今还在备受贫困的煎熬”这一结论后,对圭叶村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四点建议:一、实施以交通和防洪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善圭叶村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二、开发和培育旅游资源,开辟圭叶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有保障;四、加大帮村和村级组织建设力度,切实解决村级组织缺乏凝聚力、号召力和软弱、涣散等问题。

  关键词:圭叶村贫困状况调查思考

  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是我的出生地,虽然我们一家人早在1992年就迁到县城居住,但我们每年还是少不了要去圭叶村走访的,比如,春节、清明等重大节日。今年寒假,学校安排作社会实践活动,我首选的课题就是利用假期对圭叶村进行详尽的调查了解。在此基础上,写出了这个调查报告,其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我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特别是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问题的思考。不当之处,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问题的提出

  2007年,圭叶村曾以村民发明刻制“史上最牛公章”而轰动全国;年底,中央电视台还专门邀请村支书谭洪勇、主任谭洪康和村民主理财小组5名成员赴北京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访谈节目——“印象2007”;发表于2007年12月26日《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五合章”诞生记》,是该报记者包丽敏采写的,文中对圭叶村的贫困状况作了这样描述:

  ——这个村几乎所有人都还住着木头吊脚楼。他们从山上砍取杉木,涂上桐油,搭建起这种传统房屋。即使到2005年,村里还有6户人家屋顶盖的不是瓦片,而是长满青苔的杉树皮。这些因风吹雨打而变成黑色的吊脚楼里,总共只有60台彩电,16部电话,20部手机,5台洗衣机。

  ——这里只有一条石子路。村里的小学只有一年级和二年级,只有一名老师,同时教着两个年级的20多个小学生。当老师给一个年级上课时,另一个年级的孩子只能写作业。小学前的篮球场,是村里唯一一块水泥场地。

  ——据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村里的会计几乎只是“管空账”,因为村里的公共收入“很少很少”。直到2001年,县财政开始每年下拨2000元办公经费,这个数字在 2005年增长到5000元。

  ——一位在这里长大的县机关公务员听说“五合章”时,最初甚至觉得“有些难堪”,因为“一共才多少钱,就算全部被贪污了,又能有多少”?

  中央电视台“印象2007”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结束对圭叶村的访谈节目时说:2007年人们关注的,是圭叶村的“五合章”;2008年以后人们关注的,将是圭叶村如何尽快地富起来。时隔两年,圭叶村群众是否就“富”起来了呢?通过调查了解,得出的结论着实让人震惊——圭叶村群众至今还在备受贫困的煎熬!

  二、贫困状况

  圭叶村座落于锦屏县和平秋镇的西北部,距县城33公里、镇政府11公里,是个典型的侗族山寨。全村现有6个村民小组、142 户、554 人,总面积2991亩(其中:稻田208亩、旱地81亩、林地1811亩)。2008年1月,孟伯未并入圭叶村之前,圭叶有90户、 340人,总面积1304亩(其中稻田120亩、旱地45亩、林地849亩)。

  1、村容寨貌,涛声依旧。

  在我的记忆中,圭叶村10多年来就是这个样子,我的爷爷也跟我证实说:确实是没有什么变化,要说有变化那还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代。现在的圭叶村,还是上述包丽敏记者所说的那些木头吊脚楼,孟伯寨并入后,全村共有18幢21户人家屋顶盖的是长满青苔的杉树皮或石棉瓦。其中,象谭俊鑫、谭俊川、谭元金等5家的房屋东倒西歪甚至很朽烂了却无力稍作修整。这些户主在介绍自家房子的情况时,也毫不隐讳地说:晴天还象人住的“房子”,可只要一遭遇雨天就不成样子了,到处漏水,因此房子也朽烂得快。

  2、贫困使“光棍族”和“恐归族”逐年庞大。

  以前,圭叶村仅有3名“光棍”汉,可如今全村已“拥有”18名老“光棍”,村中戏称“十八罗汉”,平均每8户中就有1名老“光棍”。开始,我还有些疑惑,但当村文书谭元均给我提供了详细的名单后,就豁然开朗。名单中显示,31~40岁的“光棍”有11个、41岁以上的“光棍”有7个!因为贫困,也因为他们文化水平低,即使外出打工薪水也很低,且常常处于半失业状态,有一天没一天的,所以也没有什么积蓄,按照中华民族传统每逢春节等应当全家团聚的重大节日,他们却成了“恐归族”的一分子在外漂泊!

  谭元田家中有75岁的老父孤身一人生活,可他自己自1998年夏外出闯荡后,至今还没有回过圭叶村一次,每年父子俩只是通过那几分钟的电话交流就算是见面了,作为儿子的他每年给父亲寄上几百元的款项也算是尽了最大的孝道。当我去采访他那位年过古稀的父亲谭洪银时,老泪纵横的他跟我讲述了父子俩深埋心中的痛楚——没有娶到媳妇和手头(经费)紧张,因而也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据谭元均统计,村中“恐归族”人数已达数十人,其中连续四、五年没有回家看望亲人的已有25人!

  3、住在溪边无水喝,自来水管常干涸。

  圭叶村有圭叶溪和圭坤溪两条小溪在村中会合后向东奔流,且溪水清澈见底,无污染、可饮用;村四周是连绵起伏的座座青山,可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在外人看来很值得眷恋的小山村,怎么也无法与“住在溪边无水喝”的尴尬场面对得上号;村中家家户户都接上了自来水管,可当我这次于腊月十七走进村中时,看到乡亲们都是“挑水喝”就非常纳闷,一问才得知那自来水管只是在春、夏雨季时才有水自来,秋、冬两季则常常干涸,只是个摆设而已。有些年份即使就是在春、夏两季有时也无水可供!

  4、电费欠费榜,让人实难堪。

  在圭叶村公路旁“村务公开宣传栏”上,至今仍赫然张贴着镇供电所公开催缴的2009年度电费“欠费清单”。用不着人们细数,“清单”中还编了欠费户主名单的流水号,由此便得知全村共有104户欠费,占全村总户数142 户的73.2%,欠费金额最少的是1.68元、最多的是128.95元。事后我问他们,谭洪波告诉我说,我们村群众用电是很节省的,很多人平时都很少用电,只是有客人来了,才偶尔开一下。尽管这样,一共才几元钱的电费也要欠上几个月后才能缴清。

  三、贫困原因

  借用一句名言,富裕的村寨,大多是相似的;贫困的村寨,则各有各的原因。通过调查发现,圭叶村群众的贫困原因,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矿业安全与环保《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双月刊)1972年创刊,是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与国家煤矿安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共同主...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117/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管...
土壤通报《土壤通报》
《土壤通报》(双月刊)1957年创刊,本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土壤学会主办、沈阳农业大学承办的土壤学与肥料学学术期刊。 《土壤通报》为农业基础科学类核心...
“九一八”研究《“九一八”研究》
《“九一八”研究》(年刊)创刊于2000年,语种:中文,开本:32开,出版地:辽宁省沈阳市,由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主办。 《“九一八”研究》在新馆开馆后,即与省内相关高校...
林业工程学报《林业工程学报》
《林业工程学报》杂志,于201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862/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装备...
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
《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季刊),创刊于1987年,系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连续性、综合性、学术性内部资料,面向国内普通高等院校、雅安市各行业企事业单位和本单位内部...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