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机械与建筑工程 > 我校工业工程专业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我校工业工程专业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互联网 sk004 | 李浩平 李力 曾孟雄
【分  类】 机械与建筑工程
【关 键 词】 工业工程;近机类;专业体系;培养模式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研究了国内工业工程专业发展现状及培养模式,总结了三峡大学在工业工程专业体系建设中的基本思路:定位于近机类专业,依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优势学科,基于机械大类教学平台,培养目标面向生产制造业,培养模式体现自身学科特色;制定了专业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与发展方向。经过几年的培养实践表明,该专业培养目标明确,有效地保证人才培养特色和质量。

  关键词:工业工程;近机类;专业体系;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工业工程( 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专业是国际上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专业之一。它是一门多学科相交叉的新兴学科,包括工学、理学、管理学和经济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工业工程在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20世纪80年代引入工业工程,20 世纪90年代初开始工业工程专业的高等工程教育。目前国内设置工业工程专业的高校75%是在2000年以后开设本专业的。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加之本身具有管理手段与工程技术统一的特点,国内对工业工程专业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仍在不断探索中。在近200所开设工业工程专业的高校中,有1/2的高校将该专业设在管理学院,另外1/2的高校设在机械学院。各个学校的办学历史、优势学科、行业背景等各不相同,专业培养模式呈现多样化,因此,如何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合理确定学科定位和专业特色,探索一条与现代工业工程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专业培养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2 工业工程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2.1我国工业工程专业教育发展现状

  现代制造的发展呈现出“集成化、全球化、信息化”等趋势,其特点是:多学科交叉、大制造、全过程;要求设计、制造和管理一体化。因而对现代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掌握系统化的制造科学与技术知识,具有系统思维的能力及多学科协作工作能力。工业工程作为集管理、技术于一体的综合型学科,同时具有与制造产业的人才需求直接关联的特点,现阶段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工程技术专业知识,拥有强烈的工业工程思想意识及基本工业工程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在专业设立的归属方面, 国外普遍是把工业工程专业设立在工学院系, 比较重视专业的工程基础教育和工程背景培养。而我国工业工程专业的设立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把工业工程专业设立在机械工程学院系, 二是把工业工程专业设立在管理工程学院系, 三是个别学校把专业设立在经济管理学院系。

  工业工程专业设立的归属不同,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模式也就不同。目前国内高校工业工程的培养模式主要可分为:

  (1)设立于机械学院,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以机械工程技术为背景增加管理知识, 强调制造工程相关技术和理论在工业领域内的应用。

  (2)设立于管理学院,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以管理科学为背景增加机电基础知识,突出经济管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系统方法和理论的应用。

  2.2我校工业工程专业教育的开展

  三峡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开设在机械与材料学院,2004年开始筹备,2005年获准开设,2006年正式招生,2010年培养出第一届毕业生,同时开展工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在此期间,机械与材料学院和工业工程系对本专业的专业定位及特色、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实验室规划和建设、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3 本校工业工程专业体系建设与发展思路

  3.1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机械与材料学院是三峡大学最早开办的学院之一,开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输电线路工程专业、金属材料专业、材料成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省级重点学科、品牌专业,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与周边地区的机械制造企业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教学科研力量雄厚。三峡大学在2004年筹备工业工程专业时就充分考虑了校企互补、产学研相结合培养人才的目标,将专业设置在机械与材料学院,专业定位于近机类专业,明确了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培养方向定位为主要为机械制造企业培养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工业工程依托机械优势学科开展专业建设,因此专业建设强调制造工程相关技术和理论在工业领域内的应用,应体现以机械制造技术为基础,以生产系统管理基本理论为核心,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手段,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思路。

  3.2发展目标

  从2005年起,工业工程本科开设一个专业方向,招收一个班约40~50名学生,利用3~5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完成本专业的体系建设,同时申报和开展工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和工程硕士培养,形成本科+工程硕士+专业硕士的多层次培养模式;从2011年起,争取本科开设两个专业方向,招收两个班约100名学生,探索与国外高层次大学联合培养的发展模式,争取依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机械工程博士点建设提供支撑。

  4 本校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模式

  我校机械学院在工业工程专业的规划与建设中,基于机械大类教学平台,注重依托本学院的湖北省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以及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水电机械设备设计与维护实验室,充分利用该学科较强的师资力量及制造实验室大环境,使工业工程专业成为学院现代制造系统大平台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定位在:主要承担制造系统规划设计管理、系统优化、先进生产方式的应用研究等作用。

  4.1人才培养目标

  工业工程专业是集工程技术、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应该是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经济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复合型的跨学科的高级技术人才。

  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将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科技发展需要的,既掌握扎实的机械工程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又掌握现代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应用工业工程知识,对企业的生产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运作和管理,既懂技术又擅长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生产制造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工厂规划设计和改善、产品制造工艺设计、生产制造过程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具备经典工业工程的应用能力和现代工业工程的创新能力。

  4.2课程体系建设

  我校工业工程专业目前开设的培养方向为生产系统规划与运作,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系统分析、规划设计和改善的能力;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和优化的能力;制造过程运作管理的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等。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结构是:以掌握机械制造工程、工业与系统工程知识为主,同时要具备管理与经济学、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具备组织协调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3527/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月刊)创刊于1979年19月,是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国现代文学馆主办的一本专门发表现代文学研究成果的学术刊物。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信息科学”为特色的学术性科技核心期刊。创刊于1994年。 《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主要刊载通信与信息...
新智慧《新智慧》
《新智慧》杂志,于199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2-1770/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教学策_阅读与...
吉林医学《吉林医学》
《吉林医学》杂志,于195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2-1115/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综述、医学...
中国儿童文化《中国儿童文化》
电话:0579-82282956,地址:金华市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编辑部38号信箱。 《中国儿童文化》创刊于2004年,由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主办,创办的宗旨,在于推进...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