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机械与建筑工程 > SAP2000在工程结构分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SAP2000在工程结构分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胡潇1 何凌 2
【分  类】 机械与建筑工程
【关 键 词】 可视化;多媒体;定性分析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 SAP2000是一个集成化的通用结构分析与辅助设计软件,是高校工程结构分析专业学生进行结构分析的一门工具。通过它在高校“结构分析与仿真I”这门课程中的教学安排与实践,我们总结出:课堂上,软件的可视化,丰富的图形显示,定性分析的数值试验平台,深入浅出的讲解与多媒体演示可帮助学生易学,易懂;课后,充足的上机时间与详尽的例题可加深学生对结构分析的理解与应用。

  关键词: 可视化;多媒体;定性分析

  引言 SAP2000是由美国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Inc.(CSI)公司开发研制的集成化的通用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它可以对建筑结构、工业建筑、桥梁、管道、大坝等不同体系类型的结构进行分析和设计,也可以根据需要完成各个地区的结构规范设计。它的应用具有以下优点:

  (一)、.集成化的环境

  SAP2000提供了一个集成化的视图环境,学生可以在同一界面中完成模型的建立、运行、设计以及分析结果的输出显示。由于操作界面是三维环境,在多视图环境下可以进行平面、立面、三维建模以及实时动态显示,配合功能强大的视图管理功能,是真正意义上“可视化”的结构分析软件。

  (二)、强大的分析功能

  SAP2000强大的计算功能已得到国际业界的公认,它几乎囊括了所有结构工程领域内的最新结构分析功能,多年的发展,使得该软件积累了丰富的结构计算分析经验,为工程师提供最可靠的计算分析结果。

  (三)、一体化的设计功能

  在设计能力方面,SAP2000是一个一体化的设计程序,可以完成各种结构体系的设计,全面输出结构体系分析和设计整体结果和构件设计详细信息;在设计方式方面,SAP2000采用传统设计方式与交互式图形方式相结合进行结构设计,运用多种国际结构设计规范,使得SAP2000的结构设计功能更加强大和有效。

  基于以上优点以及SAP2000的易学、易懂,易用的特性,我们将它引入到了“结构分析与仿真I”这门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了西南交通大学彭俊生老师编写的《结构概念分析与SAP2000应用》这本教材,学生只要具备了结构分析的基本力学概念、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很快就能够熟练掌握SAP2000的基本分析与计算。 SAP2000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工程结构分析专业的特点及教学要求

  本校工程结构分析专业的特点是,专门培养具有扎实的力学理论基础、结构分析及程序设计能力、大型工程软件应用与开发能力和实验技能,又可以对有一定工程结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程技能训练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进行强化培训。培养出的学生能胜任企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程结构分析、工程软件开发、应用及设计等工作,可以从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化工及运载工具、核工程、航空航天等各种工程结构的强度设计、结构优化设计及安全性评估等工作,也可在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在工程结构分析教学过程中,结构力学是与结构分析计算息息相关的学科。在计算机出现之前,人们多以手算为主,将精力集中在如何构造一些巧妙的分析求解方法,这些方法反映了结构力学中丰富的学术精髓,但也受到了计算手段的限制;而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当今计算软件的快速卓越发展,在学生学习了矩阵位移法和有限元法为代表的计算方法以后,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优秀的结构分析软件,快速可靠地进行结构分析计算与仿真,并且还可以延伸到实际工程结构的分析、设计,科学研究中去。因此将结构力学与计算机软件相结合进行教学,便是“结构分析与仿真I”这门课的核心内容。

  “结构分析与仿真I”课程的教学要求是希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SAP2000的基本用法与操作,能够运用软件独立进行结构计算分析与设计,由于教学对象是本科学生,所以这里的计算分析仅局限于线性静力分析。

  (二)、教材选用

  根据工程结构分析专业的学科特点、课程要求,学生层次,我们尝试将通用的商品程序SAP2000引入本科教学中,采用西南交通大学彭俊生老师编写的《结构概念分析与SAP2000应用》作为教材,其内容如下:

  目录 结构分析的计算机方法 杆系结构的矩阵位移方法 SAP2000的功能及单元库 SAP2000结构分析模型 SAP2000图形用户界面 梁式结构的静力分析 框架结构的静力分析 桁架结构的静力分析 拱式结构的静力分析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的静力分析 移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分析 预应力结构的分析 桥梁结构的静力分析 结构的塑性与结构破坏过程的分析 计算模型及构造性能 结构分析课程设计 这里的结构概念分析,是指对基础力学课程中所学内容的共同特点进行抽象、概括与总结,着重从概念上分析各类结构的构造和特点,而后借助软件程序对各类结构进行变形、内力的计算,通过对这些计算结果的分析与展现,使学生真正了解各类结构的特性,而不是一味的沉溺于软件本身的操作当中。

  (三)、课程设置

  本课程安排在第5学期,既大三上学期,之前学生已经上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等课程,都为这门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力学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学时为32学时,学生上机为8学时,每学期人数为30人左右。并配有相应的上机实践习题册。课程最后的成绩由笔试和结构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两部分组成。

  (四)、学时安排

  根据本专业的教学要求,学时安排如下:

  序 号 章节内容 学 时 分 配 讲 课 实 验 其 他 1 结构分析的计算机方法 1 2 杆系结构的矩阵位移法 2 3 SAP2000图形用户界面 2 4 SAP2000的功能及单元库 2 5 SAP2000结构分析模型 2 6 梁式结构的静力分析 3 7 框架结构的静力分析 3 8 桁架结构的静力分析 3 9 拱式结构的静力分析 2 10 移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分析 1 11 预应力结构的分析 1 合 计 22 机 动 2 总 计 24

  (五)、说明

  (1)前1,2项,由于矩阵位移法与有限元法的内容在之前已经学习完毕,所以这部分内容概括讲述,目的是复习之前的基本知识。

  (2)中间3,4,5项,主要是介绍SAP2000的用户界面,基本命令功能,模型建立,运行分析,输出比较,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一个简单力学问题的分析过程与步骤,从中熟悉SAP2000软件的基本用法。

  (3)最后6至10项,是运用SAP2000对各类静力学问题的定性分析。在教学中,运用软件的“机算”结果与结构力学的“手算”结果互相验证、对照,即是结构理论分析与计算机实践相结合,不但能够掌握软件的应用,同时也对结构力学这门课程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有更深刻的认识。

  (4)教材其它章节关于SAP2000在工程结构上的分析运用,则安排到选修课,针对有兴趣的学生进行进一步提高学习。

  三、总结

  将SAP2000通用结构分析程序与结构力学相结合进行教学,对初学者而言:力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力学结构分析软件的学习过程存在枯燥、乏味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兴趣,如何达到软件的易学、易懂、易用,如何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思考、钻研问题的能力是本专业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我的总结如下: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等离子体科学和技术(英文版)》(月刊)(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创刊于1999年,是由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主办的英文版学术期刊。 《Title should be simp...
中国文化遗产《中国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遗产》(双月刊),创刊于2004年,主管单位:国家文物局,主办单位:国家文物报社。 《中国文化遗产》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
温州农业科技《温州农业科技》
《温州农业科技》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公报《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公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双月刊)创刊于1993年,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机关刊物,主要刊登地方法规与规章、自治区政府文件、自...
三晋文化研究论丛《三晋文化研究论丛》
《三晋文化研究论丛》语种:中文,开本:16开,出版地:山西省太原市,由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主办。 《三晋文化研究论丛》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国防技术基础《国防技术基础》
《国防技术基础》(双月刊)创刊于1972年,是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主管、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主办、国防科工委重点支持、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本技术类刊物,多层...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