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化工与理学 > 石油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石油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屈展 陈军斌 孙燕波
【分  类】 化工与理学
【关 键 词】 石油工程 特色专业 建设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石油工业是一个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国际性行业,同时也是一个与现代科学技术相互综合、交叉和渗透最多的部门之一。我国石油工业迫切要求石油工程高等教育能不断地提供大量思想素质高、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

  基于此,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结合西安石油大学实际,从办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发展战略规划等方面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构建了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建设战略规划方案,为打造和构建国家级石油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推动和深化石油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和实现石油工程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改进和提升石油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水平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石油工程 特色专业 建设

  一、石油工程特色专业办学理念及办学指导思想

  人才培养是石油工程特色专业的“根本任务”,教学质量是专业建设的“核心竞争力”,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正确处理教改、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教学改革、加速专业发展。以稳定的学科方向为核心;以教学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依托,以课程建设为切入点,以培养合理的学术梯队为关键;以实验基地建设为基础;以饱满的教学、科研任务为载体;以严谨而宽松的学术氛围为保证;大力发展和稳定本科教育,重点发展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以人才质量与教学科研成果为目标;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升办学层次,突出办学特色,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

  二、石油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坚持“以人为本”,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依托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井工程两个省部级重点学科、“西部低渗—特低渗透油田开发与治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陕西省油气田特种增产技术重点实验室、CNPC石油钻井信息应用技术中心、CNPC高能气体压裂重点研究室,将石油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成为系统传授和探索研究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石油工程特色专业体系;形成以优秀团队—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究室)—硕士点—博士点—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特色课程—基础实验中心建设为框架的学科—专业—课程建设格局。使其办学条件先进、师资力量雄厚、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并建成使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在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具有显著特色的石油工程特色专业。

  1.战略目标

  (1)进一步适应市场发展趋势,办出特色。建成主动适应石油工业发展要求,以石油企业需求为引擎,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既适应市场需求又保证学生就业质量的开放式石油工程专业。另外结合近年来我国石油工业对外发展要求,增加定向复合人才及国际合作人才等的培养,使开放式石油工程专业建设更加完善,能更好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围绕上述目标,构建相关的基础课程、技能课程、方向课程,以优化的课程结构和教材选择来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现。

  (2)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突出能力、面向应用、注重创新,体现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教育理念,以训练学生掌握石油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前提,以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现场组织能力等实际工作操作技能为核心,以强化基础实践为培养手段,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创造性独立工作能力为最终专业要求,满足同一专业学生对于不同专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需求。

  2.课程建设

  (1)整合优化课程体系。石油工程专业是在原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和油藏工程三个专业基础上构建而成,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教育部教改精神,拟将《钻井工艺原理》、《采油工艺原理》和《油藏工程》三门课程合并成一门,即《石油工程》。编写具有西安石油大学特色的《石油工程》实用教材,在《石油工程》新教材编写过程中,不是将原来三门课程的教材简单堆砌与拼凑,而是按照石油工程常规的工艺顺序,对上述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构建新时期的《石油工程》主干课程;既避免了原有三本教材的重复,又填补了它们之间的空缺,提高其综合化程度。同时辅助以现有的《石油工程实验》课程,使理论与基础实践密切结合。

  (2)合理安排实践环节。拟采用二年级学年末进行石油工程生产实习,三年级开设石油工程理论课和石油工程实验课,进行石油工程课程设计,四年级进行毕业设计(前半学期选题、文献调研、撰写开题报告;后办学期实施设计(论文)、答辩)。这样,以《石油工程》课程为核心,构建起石油工程生产实习—石油工程实验—石油工程课程设计—石油工程毕业设计相互配套、科学完善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学生的学习过程遵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感性认识的客观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组织编写《石油工程课程设计》、《石油工程实验》、《石油工程生产实习指导书》等配套实践教学教材。

  (3)及时引进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更新完善课程内容。为了适应石油工业科技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增加服务于地方经济和西部石油的新型技术,在原有课程基础上,本着凝炼精华,注重实用的原则,重点加强《采油新技术》、《钻井新技术》、《提高采收率原理》、《增产措施新技术》等课程的内容建设;拟新开设《海洋钻井》、《完井与试油》、《修井工程》、《井下作业》、《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概论》、《生产环境与储层保护技术概论》等课程。同时编写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教材。

  (4)深化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采用CAI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将课程当中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的内容及很难叙述清楚的内容制作成图片、动画。这些图片、动画形象逼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基本原理,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全方位的信息、文字、图象、音频、视频,使人感觉新颖、愉快,既增加了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建成石油工程特色专业试题库,实现教考分离。石油工程特色专业试题库命题范围要覆盖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涵盖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知识点;试题库中题型要丰富;每门课程试题数量不低于1000题,每道试题都需附有明晰的参考答案,题库能够根据教师对试题的难易程度要求、以及教学大纲对各部分的比例要求,随机命题,也可半自动组卷(随机出题后用户手工调整)、手工组卷方式出题。

  (6)加强实践环节建设,突出工程实践技能培养。为了实现石油工程特色专业培养目标,以石油工程课程为核心,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优化配置,对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方面都进行改革和推进,突出地表现在如下三方面:①实施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加强学生独立实验和创新能力地培养。石油工程实验不仅将原钻井、采油、油藏三个专业实验教学内容融于一体,而且按专业培养目标与特点建立了独立于理论课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和完善管理机制,在实验方法上全面改革,充分调动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也提高教师责任感。②强化生产实习基地建设,深化生产实习教学改革。加强教学与企业实际工作的联系,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市场调查、生产实习等实践性教学过程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另一方面,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科技者开设“企业讲座”课程,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③建设石油工程课程设计基础数据库,加强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石油工程课程设计分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三个模块,基础数据拟来源于长庆油田。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杂志,于200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2-1694/TV,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文...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59年,是全国较早的电子类期刊之一,本学报是电子科技大学主办的由国家教育部主管的自然科学类期刊,是集创造性、学术性、科学性...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2-1401/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企...
NBA特刊《NBA特刊》
《NBA特刊》(半月刊)创刊于2003年,是由山西省教育教辅传媒集团主办、山西省教育厅主管的体育刊物。全世界九种文字同步发行,将NBA原汁原味的呈现给中国的广大球迷读...
腐蚀与防护《腐蚀与防护》
《腐蚀与防护》杂志,月刊,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456/TQ,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试验...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于197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3-1456/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