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学术热点
行业资讯
大气所揭示罕见的闪电正地闪多回击特征和产生机制
发布时间:2020-08-18 来源:大气物理研究所 访问:

  自然界的闪电一般分为发生在云中的云闪(约占全部闪电的2/3)和击中地面的地闪(约占全部闪电的1/3)。正极性地闪将云中的正电荷释放至地面,仅占所有地闪的约10%,虽然发生比例较低,但是正地闪的电流强度大、对地转移电荷量高,对所击中的地面目标物造成强烈破坏,还会诱发地面高建筑物形成上行闪电,更有可能激发中高层大气(40-90 km)瞬态放电事件,是一种高影响闪电类型,大多数正地闪只包含一次回击(强烈电流闪击)过程。由于正地闪发展传输过程中,其先导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难以识别,高时空分辨率探测资料比较有限,因此对其发生机制的认识较为模糊。

  多回击正地闪较为罕见,对其形成原因多停留在猜测阶段。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袁善锋、研究员郄秀书、副研究员蒋如斌等,利用自主建立的北京闪电网(Beijing Lightning Network,BLNET)多站快电场变化仪,对闪电放电过程的辐射源进行三维高分辨率的精细定位,获得并刻画闪电通道在云内的动态发展演变,结合高速光学等观测手段,对发生在北京夏季强对流系统发展后期的一例罕见的三回击正地闪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正地闪先后产生的三次正回击过程具有完全不同的击地点,相邻回击之间的时间间隔为85毫秒和222毫秒,不同击地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在4-8公里范围。三次回击之间通过云内水平发展的负先导通道建立联系,回击点位置处于负先导正下方。常规理解认为,正地闪由云内双向先导的下端正先导分叉接地所产生,而新的研究结果澄清了下行正先导可以从熄灭的负先导通道或正在发展中的负先导通道相反端始发,最终接地形成正回击,这深化了对正地闪形成原因的具体认识,表明正、负先导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对于闪电发展传输和放电行为可产生重要影响,并为进一步揭示不同类型闪电的放电机理和物理效应异同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以合作项目,以及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的资助。

   

 

  图1.利用北京闪电网(BLNET)进行闪电辐射源三维定位重构刻画的正地闪详细发展过程。辐射源的发生时间以深蓝色到深红色渐变表示,黑色十字表示三次正回击的位置

  图2.具有不同回击点的多回击正地闪的形成机制概念图。红色实线表示发展中的正先导,蓝色实线表示发展中的负先导,虚线表示先导通道的熄灭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摘要:9月28日-29日,《两岸关系》杂志社社长任勉一行3人来漯河临颍就陈星聚杯太极拳比赛筹备工作情况进行调...
精品推荐
摘要:摘 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健康人的必备素质。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热门期刊
陕西环境陕西环境
《陕西环境》本刊是陕西省的环境保护正式刊物,是宣传陕西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窗口,始终立足陕西,体现陕西特色,...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月刊,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6022/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
内蒙古人大内蒙古人大
《内蒙古人大》杂志,于200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5-1219/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
中国造纸学报中国造纸学报
《中国造纸学报》杂志,于198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075/T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半年刊)创刊于1979年,是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主辦的學術集刊,1979 年由著名...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2002年创刊,双月刊,是由中国海洋大学...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