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来源:互联网 sk004 | 闫新宁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英语教学  德育  教育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对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文化熏陶中提升道德水平 ,实现培育以德为先的实用性人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英语教学 德育 教育

  当今时代,市场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是看教育的发展,教育要进步,德育应先行。作为培养初级实用技术人才的职校教师,不但要使学生掌握过硬的技术本领,而且要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增才干的关键时期,也是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对文化知识释疑解惑,而且要引导他们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思想素质,将来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这是教师教育教学成功的基本要求。

  一、细研教材内容,以德启迪学生良知。

  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而著称于世。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英语教材中也有极丰富的内在德育因素贯穿在课程之中,能否充分获得利用 ,主要靠教师深入钻研教材 ,认真细研教材潜在的德育因素, 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 ,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语言教学之中。这既遵循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 ,又符合英语教学的规律。

  我在英语教学中,不仅关心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还注意他们道德素质的培养,充分细研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的熏陶。如,在教“My Family”和阅读“The Apple Tree and the Boy”时可进行爱和尊敬父母的教育,教“School Life”时可进行热爱学校,尊敬老师,关心同学的教育。通过“Helen Keller and Her Teacher”和“Life Is All About Choices”的学习培养学生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Pollution”中的有关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以及提倡收集废电池,提倡不用非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等。还以西北地区沙尘暴不断等亲身经历,让学生展开讨论,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仅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关心时事,还使学生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养成讲卫生、讲道德的良好习惯。在对话的教学中,有很多助人为乐、交还拾物等事例,都以语言技巧的形式引入教育学生的话题,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利人精神。总之,只要细研,事事处处都有德育的内容,见缝插针,点滴渗透,使思想教育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不但能使英语教学富于情趣,还能使思想道德教育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二、为师重德,爱心育人

  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国内外古今先贤大师,无一不德才皆备,无一不充满大爱。唯其有德有爱,才能影响一域、一邦、一国。教师的德体现在敬业上,爱体现在教学中。教育只有赋予爱的实质,才有效果,才有灵魂。对学生充满了爱心,我们所做的一切就会以学生为本,就会成为我们心中的一种观念,一种真正的思想境界。只有对学生充满爱,才能把知识酿造成甘甜的蜜汁哺育学生,否则,学习将是痛苦的,“反胃”的。

  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深刻体验到了心态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爱心就会溢于言表,笑容就会自然展现出来,自然会用一种温柔平和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反之,则是“强按牛头不吃草”的结局。

  车尔尼雪夫斯集说过:“教师把学生塑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教师要教育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必须先受教育躬身自明。自己不具有的东西是无法教别人的。”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他们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仿效的榜样。因于此理,上课时,我会及时把自己写断掉在地上的粉笔头捡起放进粉笔盒。无意间发现有学生也低头捡起桌边的纸屑。路遇学生,我总会微笑着先说声“某某,早!” 、“Good morning!”、“Good bye!” 、“bye-bye”。一句句平常的问候,使我和学生之间亲近了很多,同学们之间也很有礼貌地打起了招呼。正是教师的这种榜样效应,把学生引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良好的师德形象要在平时养成,发扬民主、平等关系,不偏心、不歧视、热情、公正地对地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个好的心态,这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积极地发言,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掘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是迈向成功的第二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这是迈向成功的最终一步。

  三、以美促德,以美育德。

  古往今来,美和道德是紧密相连的。实践证明,美育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特殊的作用。

  美育教育能以美促德,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作品的人物美,用感人的艺术形象和崇高的思想感情净化心灵、纯正情感、陶冶情操。美的典型具有榜样的力量和诱导的力量。艺术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笔者力求创造传情的、感染的气氛陶冶学生,让作品所展示的鲜明、真实、感人的形象,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现今,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生活在这一环境下的青少年享受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所提供的一切便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日益严重,人们日益变得冷漠,对社会对他人的冷暖漠不关心.在这种情况下激发学生们的爱心及社会责任心尤为重要。如:在“Christmas”的教学中,结合“Women’s Day”、“ Mother’s Day”、“Father’s Day”、“Thanksgiving Day”等节日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用英语向父母及祖辈们(祖父母)祝福与感谢。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达到学以致用,学会关心、感恩身边的人。

  英语除了语音语调优美,还有各种场合的礼貌用语,富有情感的爱国歌曲和具有时代感的范文,都具有情感的感染作用、启迪人和教育人的作用以及人际关系的指导作用。通过事例所展示的社会人生的画卷,帮助学生掌握和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启发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在学习、欣赏中领悟到某种生活的哲理。德育注重的是理论联系实际,要具有现实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发掘其包容的深层的内涵与现实意义,给学生以深深的启示。如学说:“Excuse me.”、“I′m sorry. ”、“Thanks a lot.”、 “May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 、“ Could I have…?”、“ Would you mind…?”、“It doesn’t matter.” 、“Glad to help you.”、“It’s very kind of you.”等交际用语(即礼貌用语),不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自觉摒弃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语言,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与人交往的水平和能力。通过语言美的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增加交往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的日常用语趋向得体。通过看英文版《音乐之声》,学唱饱含爱国情感的《雪绒花》等优美的英文歌曲,使学生从中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企业科技与发展《企业科技与发展》
《企业科技与发展》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5-1359/T,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商情...
出版科学《出版科学》
《出版科学》杂志,双月刊,于199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湖北省新闻出版局主管,湖北省编辑学会;武汉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
实用手外科《实用手外科》
《实用手外科》杂志,季刊,于198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沈阳市手外科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被转载率及学术价值高,深受广大专家、学者及作者、读者的好评。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主管的经济金融类理论期刊对于进一步促进我省...
结直肠肛门外科《结直肠肛门外科》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于199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5-1343/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论著...
舰船防化《舰船防化》
《舰船防化》是由中国航船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主办介绍国内外有关专业研究水平动向,发展前景和高新技术的综合性学术刊物,1975年创刊,1981年正式在国内发行,...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