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实施“三创”能力培养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三创”能力培养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盛定高 刘永利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三创教育;能力培养,人才质量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高职院职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已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发展。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学院的内涵建设中,实施了学生创造、创新、创业的“三创”能力培养工程,在全院中全面贯彻“三创”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师的“双师”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的工作质量和高职办学的效益,全方位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有力地推动学院快速、健康和全面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三创教育;能力培养,人才质量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首批十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学院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为实施创新教育,增强师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本领和赢得合适岗位的就业竞争能力,提出了实施学生创造、创新、创业的“三创”能力培养工程,把“三创”教育作为学院内涵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全方位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有力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一、把“三创”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一项重要因素
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把“三创”教育作为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重要考虑因素。确立了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以“三创”人才必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培养主线,以理论教学、实践训练、自主研学和网络助学为主要载体,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社会相结合、讲授与探研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传统手段与网络多媒体相结合的课程类型为依托,以基础技能训练、专题研究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工程项目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为保障,使课内外教学活动都能成为学生探求新知的场所,形成了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为了提高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教学环节中增加让学生进行参与式、研究式学习的机会;建设新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实践项目,探索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三元结合的教学模式;强化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把创新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在专业选修实践课中,开设了《创新制作》课程;按照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将职业素质纳入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实践内容体系、考核评价体系中。
二、把“三创”教育作为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忽视了学生个体不同的发展需求,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进度、统一的作业、统一的考试形式实质上是对学生个性的漠视。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很少,教师一味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式组织教学,这种整齐划一的教育方式不仅在实际效果上收效甚微,而且还容易造成千人一面的人才规格,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此,学院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出符合高职教育特色、培养“三创”人才的教学方法。一是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竞赛式、调研式等优化教学法,要求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知识创造的规律,教给学生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精神方面形成一种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气氛,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能主动、自由地去思索、想象、发问、选择和实践;二是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性给予引导、鼓励,对学生的异常思维方式善于理解和宽容,让学生多参观、游览,接触自然和社会;三是采用项目式、驱动式、“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创;四是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贴近生产、贴近高科技,使学生既学到真实创新的本领,又服务了社会,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性劳动,让学生自己设计、亲身实践和自我评价来体味创造的滋味。我院数控技术专业以“省信息产业厅教学改革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以项目团队的形式,将课程任务按照大纲的要求分解成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制定明确的检验标准,通过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用“过程有规范,结果有标准”来完成若干个任务,既解决了学生的如何做的问题,又解决了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和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
三、把“三创”教育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种有效方法
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方面,还是在提供学生知识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教师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学生“三创”能力教育,首先就要求教师本身必须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要拥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不断进取的精神,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能以独特的教学风格进行创新教学,使学生受到创新思想的启迪和熏陶,从而调动学生进行创造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为此,学院把教师“三创”教学能力培养作为党委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好落实,在教学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拿出百万资金支持教师开展科研,积极鼓励教师申请国家、省、市等科研项目,为教师更快、更好地完成项目搭建了广阔地平台。同时要求每个系部每个学期至少派出2名教师到企业参加科技实践工作,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回校后汇报实践和创新成果,没有达到要求,要自己安排时间重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还在校内实训基地管理体制上进行了创新,实行前校后厂、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以该专业师生和实训设备为基础,成立淮安电子产品模具设计与制造公司。公司的主要职能是用企业真实设计与制造项目,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及创业本领。
学院通过实施这样的改革措施,使教师的科研水平、实践技能和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服务地方经济能力明显加强。目前为止,全院已完成和正在研究的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级科研项目 43项,淮安市科研项目88项,企业横向课题若干,2008年科技服务到帐资金近500万元。
四、把“三创”教育作为学生第二课堂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院领导非常重视“三创”教育基地建设,现已投入了500多万元,对“三创”教育的硬环境进行了改善。基地以学院的实验室、实习工厂、校内实训基地、图书馆等教育资源为基础,适当配置了现代化、高科技的技术装备,对学生进行全面开放,并配备高水平的专职辅导人员。各系部成立了学生科技创新协会,组建了50多个有专职教师指导的不同学科的学生兴趣小组。在“三创”教育上,每个系部的各具特色。如:机电工程系成立了“机器人”、“工业数学”等9个兴趣小组,学生自主进行足球、舞蹈、灭火机器人的研究制作和相关活动,有力推动了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该系还采用了“学生科研助手”的方法,为一些有项目和课题老师配备一定数量学生,作为其研究帮手,鼓励学生成为教师科研团队的一员,这样不但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老师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该系还成立了“大学生创业中心”,该中心是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围绕淮安机械设计与制造企业的技术升级和技术服务,以项目为抓手,开展技术研发、技术创造和技术创新等活动,增强了学生创业本领。学院每年给予该系30余万元活动经费,选拔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学生,由有同样特长的教师负责指导,指导教师在固定时间、地点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实践活动,并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以2—10分选修学分进行奖励,以进一步彰显特长生的一技之长,这种使强的更强,优的更优的政策,已辐射了全系近五分之一的学生,2008年,该系学生获省级、国家级三等奖以上奖励34项。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青海国土经略《青海国土经略》
《青海国土经略》杂志,于199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3-1061/P,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地产市...
留学《留学》
《留学》杂志,于201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184/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趣留学、《留...
早期中国研究《早期中国研究》
杂志之家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早期中国研究》杂志官方网站。 《早期中国研究》创刊于2013年,由北京联合大学应用...
文化交流《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杂志,于198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3-1137/G0,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故事、传真...
石油技师《石油技师》
《石油技师》期刊由集团公司人事部主办,各专业分公司、各企业人事部门协办,石油工业出版社具体承办。 《石油技师》期刊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集团公司技能人才...
化学工程师《化学工程师》
《化学工程师》(月刊)创刊于1970年,由黑龙江省化工研究院、黑龙江省化工学会主办。本刊主要面向各大中小型石油、化工、医药、农药等行业的科研、企业、设计、贸易...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