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多场景下PTN及OTN在城域传输网的应用
多场景下PTN及OTN在城域传输网的应用
来源:互联网 sk001 | 黄艳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业务网、IP化、OTN、PTN、城域传输网、演进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通过对城域传输网络技术的分析对比,提出不同业务网络场景下城域传输网络的演进策略。

  关键字:业务网、IP化、OTN、PTN、城域传输网、演进

  概述 城域传输网,就是在城域范围内,为各类业务网络或用户提供传输电路,多数以光纤为传输媒质的通信网络,一般指本地传输网覆盖城市及其郊区的部分。其服务对象包括:各类业务网络(传统的TDM业务、ATM业务、IP业务)和大客户用户。传输网和业务网独立组网,无线/数据/交换设备和传输设备分离,是业务网的承载网。 几种城域传输技术比较 目前最广泛采用城域传输技术是SDH/MSTP、DWDM和光纤直连。新的热点城域传输技术包括OTN、PTN等。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SDH/MSTP) MSTP技术在传统的SDH传输平台上集成2层以太网、ATM等处理能力,既可提供TDM、ATM、IP业务的接入和传输,还能实现这3种业务的交叉和交换。它支持细颗粒的带宽分配,采用SDH保护倒换性能,以太网保护机制、MPLS保护机制,实现50ms以内的快速自愈恢复。

  MSTP技术在城域网的应用见图2-1。它可以应用于城域传输网的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各个层面,业务网承载在MSTP传输网上,可达到电信级别的要求。它是运营商既需要传输TDM业务,又需要处理数据业务的折中选择。

  但是,由于MSTP仍以处理TDM为基础,当它在处理大量或纯粹的IP业务时,存在着不能动态、公平分配带宽等缺陷。

  图2-1 DWDM DWDM技术是在一根光纤中同时复用传送多个波长的技术,最初应用于长途干线,后由于城域骨干光纤资源紧张,逐渐应用于城域网,如图2-2所示。

  DWDM技术的特点包括:传输距离长、容量巨大、透明传送数据格式(包括SDH接口、ATM接口、以太网接口或POS接口)、便于扩容(通过增加波长数扩容网络容量)等。

  图2-2

  现网采用的DWDM系统主要是线性系统,系统的对接也大都采用客户接口,缺乏有效的网络维护管理手段,总体网络的保护能力及调度能力较差。随着OTN标准的完善,设备的成熟,DWDM将向OTN网络过渡。 光纤直连 光纤直连即以太网OVER光纤,是指交换机、路由器直接通过光纤相连,是目前中小城市宽带数据网较多采用的一种承载方式。

  光纤直连的优点是易于使用、成本低、灵活性扩展性好,对运营商而言可以简化网络的运行和管理。其缺点也明显,即无法实现电信级的网络管理、QoS机制不完善、缺乏保护恢复机制、光纤资源占用严重。 OTN OTN(光传送网,OpticalTransportNetwork),是G.872、G.709、G.798等一系列ITU-T的建议所规范的新一代光传送体系。它是以波分复用技术为基础,在光层上实现业务信号的传送、复用、路由选择、监控并且保证服务质量和生存性要求,在光层组织网络的骨干传输网。

  OTN定义的功能包括光层技术、电层技术、接入业务的映射、保护恢复机制及性能监视功能。

  ——光层技术:将光层划分为Och(光信道层)、OMS(光复用段层)、OTS(光传输段层),引入光层开销(OOS)、光监控信道(OSC)等,实现光信号传输、光信道建立、动态分配与维护,光网络的配置、计费、故障、性能和安全管理。

  ——电层技术:统一了电层的帧格式,将各种业务信号统一封装成OTUK帧,利用开销实现强大的网络维护管理(OAM)。同时减少网络层次,降低运营成本。

  ——接入业务映射:目前定义了2.5G(OTU1)、10G(OTU2)、40G(OTU3)三种速率接口。未来将会定义FE\GE速率接口(OTU0)。SDH\SONET、以太网、ATM、IP、MPLS、GFP业务可以透明传输。尤其是10G透传,改变了基于SDH的DWDM只能传输10G POS接口的局限。

  ——保护恢复机制:采用环网或格状网组网,包括路径保护和子网连接保护,在光层实现恢复保护机制。

  ——性能监视:在光层采用ITU-T G.805建议的内在监视方式、非介入性监视、介入性监视和子层监视四种连接监视技术,连接监控不仅在整个网络连接上实现,也可以在某个连接段实现。同时能支持跨不同运营商网络的通道监视。

  OTN既借鉴吸收了SDH的分层结构、在线监控、保护和管理功能。又解决了传统WDM网络无波长/子波长业务调度能力、组网能力弱、保护能力弱等问题,是综合SDH优点和DWDM的带宽可扩展性,集传送和交换能力于一体的传输网,代表了下一代传输网的发展方向。 PTN 分组传送网(PTN)就是用分组的工作机制,承载以分组为主业务的传输网络。PTN的主流技术包括T-MPLS和PBB-TE(即PBT)。在标准方面,目前T-MPLS走在前列,PBT标准化工作开展较晚。国内设备厂商如华为、中兴、烽火等既支持T-MPLS,也支持PBT,国外设备阿尔卡特朗讯支持T-MPLS,北电支持PBT。

  T-MPLS

  T-MPLS是一种基于MPLS、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是在MPLS技术上结合传输网特性发展而来。T-MPLS去除MPLS的无连接特性,取消了MPLS中与L3和IP路由相关的功能特性,增加了类SDH 的OAM、QoS和保护倒换机制,引入控制平面使控制平面和传输平面独立,保证了网络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它实现上要比MPLS更简单,更低成本,更易于运行和管理,同时可以支持电信级业务。

  PBT

  PBT是PBB-TE(PBB-话务工程技术)的简称,即802.1Qay标准,是在以太网技术体系上结合传输网特性发展而来。它保留了MAC-in-MAC的帧格式,去除以太网的无连接特性(MAC地址学习、生成树和泛洪),同时通过建立面向连接的隧道进行数据转发,并增加快速保护倒换、 OAM、QoS、流量工程等电信级传送网络功能,从而实现以太网端到端的业务提供和管理,是电信级的以太网。

  总的说来PBT和T-MPLS都能满足运营商面向连接的、可控、可管理的以太网传送要求,它的优点包括:

  ——多业务承载:TDM\ATM\IP。

  ——严格的QOS,管道化的带宽管理:对TDM\ATM和高等级数据业务它能满足低时延、低抖动和带宽保证;对普通数据业务可满足流分类、动态带宽管理、优先级调度和拥塞控制。

  ——电信级的OAM。

  ——网络扩展性强。

  ——网络可管理。

  PTN技术是IP/MPLS、以太网和SDH三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这种基于分组的传输模式是解决IP业务承载的传输网络的发展方向。 几种城域传输技术比较 SDH/MSTP、DWDM、光纤直连、OTN和PTN。这几种技术各有特点(表2-1),适合不同的网络应用环境。

  SDH\MSTP承载方式对数据业务的处理能力较弱,动态管理带宽能力差,不适用于数据业务占主要业务量的应用场合。

  光纤直连承载方式只能用于宽带数据网络,而且无法充分利用光纤的带宽资源,缺点明显,优势在于建网成本低,其使用范围有限。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2-1745/TV,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杂志,于199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4-1336/TQ,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工...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季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青岛农业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社科类综合性学术刊物。其前身为《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2-1145/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历...
光电子.激光《光电子.激光》
《光电子·激光》(月刊)创刊于1990年,由天津理工大学主办。本刊为专业技术性刊物。报道光电子、激光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新型光电子器件、装置和材料、光电...
中国环境法治《中国环境法治》
《中国环境法治》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