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魏源祖籍考 ——兼析《辞海》、《辞源》的二处疏漏
魏源祖籍考 ——兼析《辞海》、《辞源》的二处疏漏
来源:互联网 sk006 | 黄开国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魏源的祖籍在什么地方?魏源的儿子魏耆在《邵阳魏府君事略》说:“先世江西太和县人,于明初迁湖南邵阳之金潭。”说魏氏的祖籍在江西省的太和县,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在重视孝道、家谱的时代,特别是魏源后代这样的人才,是不大可能将自己的祖籍搞错的。所以,关于研究魏源的论著在这个问题上,基本上都无异说。

  但如果查阅我国最权威的两部辞书,这个不存在问题的问题却成了问题。《辞海》(见《辞海》1999年版,第1628页)与《辞源》(见《辞源》1979年版,第一册,第703页)的“太和”辞条,说历史上设有太和县的地区分别在山西、云南、安徽三省,江西并无太和县。《辞海》与《辞源》虽然以江西省没有太和县,却有读音相同的泰和县(分别见《辞海》1999年版第1633页、《辞源》1981年版,第三册,第1746页),而《辞海》说是三国吴所置,初名西昌县,隋代改为泰和县,而且未言及历史上其他地方有泰和县。依此,若魏源的祖籍是江西,就不会是太和县,似乎应该是泰和县;若一定是太和县,就不可能是江西,而可能在山西、云南、安徽三省之一。故魏耆说魏氏的祖籍在“江西太和县”似有问题。魏源的祖籍究竟是太和县,还是泰和县?这个问题不搞清,连魏源的祖籍是江西省还是山西省、云南省、安徽省都存在问题。

  关于太和县的记载,在正史中最早见于《隋书·地理志中》,为隋代开皇初年所置,是由后周的乌突县改名而来,在今山西省。但是,《辞海》说隋代山西的太和县为“太和郡”的治所(见《辞海》1999年版,第1628页),却与史实不合。《隋书·地理志中》说:“太和,后周置,曰乌突,及置乌突郡。开皇初郡废,县寻改焉。”可见,后周有乌突郡,但隋初即废,隋代并无所谓太和郡。故《隋书·地理志中》以太和县属离石郡,若有太和郡,太和县又为郡治所在,太和县当属太和郡,而不应归属离石郡。山西的太和县在唐代发生了变化,已经改名临泉县,仍属石州(即隋代的离石郡)。历史上有太和县的省份还有安徽,据《元史·地理二》,“颍州,唐初为信州,后改汝阴郡,又改颍州。宋升顺昌府。金复为颍州。旧领汝阴、泰和、沈丘、颍上四县。元至元二年,省四县及录事司入州。后复领三县:太和、沈丘、颍上。”元代的太和县属颍州,颍州在今安徽的阜阳,与江西的太和县相距数百里。而安徽的太和县是由泰和县改名而来,时间在元代至元二年。但据《明一统志》卷七,安徽的太和县是在北宋宣和年间,由万寿县改名而来,与《元史》之说不同。另外,《元史·地理四》载有云南的太和县,属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所辖之县,在明代云南的太和县属大理府,见《明一统志》卷八十六。无论是隋代山西的太和县,还是唐代山西的太和县以及安徽的太和县、云南的太和县都与魏源的祖籍地无关。

  历史上除了山西、云南、安徽有太和县,实际上江西也有太和县,这也就是魏耆所说的魏源的祖籍。只不过《辞海》、《辞源》在太和县的条目下,都没有江西太和县一说。《辞源》只是在泰和县的条目下,言及江西的泰和县是由太和县改名而来。江西太和县最早的记载见《旧唐书·地理志三》:“太和,隋县。武德五年,置南平州,领太和、永新、广兴、东昌四县。八年,废南平州,以永新等三县并太和,属吉州。”据此隋代江西已有太和县,到唐代为南平州的属县,但不久南平州被废,太和县隶属吉州。《新唐书·地理志五》载,吉州庐陵郡所辖五县,也有太和县之名。吉州即今江西吉安,太和为吉州下辖之县,可知江西自隋代开始就有太和县了。但《隋书·地理志》无江西太和县的记载,却有泰和县的记载,见《隋书·地理志下》:“泰和,平陈置,曰西昌,十一年省东昌入,更名焉。”属庐陵郡。这就是《辞海》所说的江西泰和县。《隋书》成于唐初魏征等人之手,不存在避讳需要改太为泰的情况;《旧唐书》成于五代,《新唐书》成于宋代,也不存在避讳需要改泰为太的问题。所以,隋代江西究竟是有太和县还是泰和县,是一个问题。

  依据《旧唐书》与《新唐书》的《地理志》,可以肯定的是唐代江西有称之为太和县的县份,而没有泰和县的名称。宋代沿袭唐代,仍称太和县,《宋书·地理志四》的吉州辖八县,其中也有太和县。《宋史·文苑六》载,黄庭坚还做过太和县的县令,“知太和县,以平易治”。元时吉州改名吉安,改州为路,太和县一度升州,但一直为吉安路所辖。《元史·地理志五》于吉安路下说:“唐为吉州,又为庐陵郡。宋升为上州。元至元十四年,升吉州路总管府,置录事司,领一司、八县。元贞元年,吉水、安福、太和、永新四县升州,改吉州为吉安路。”元代学者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卷三百十八载,吉州所辖县中也有太和县。江西的太和县在明代发生了名称的变化,《明史·地理志四》关于江西省的记载,在吉安府条下面有如下记述:“元吉安路,属江西行省。太祖壬寅年为府。领县九。”其中有泰和县,无太和县,而泰和县是由太和州改名而来,改名的时间在洪武二年,《明史·地理志四》说:“元太和州,洪武二年正月改为泰和县。”《清史稿·地理志十三》江西省吉安府条下说“沿明制,领县九”,而泰和县为其一。

  清代雍正年间成书的《江西通志》一书,在卷二部分有关于“泰和县”从汉到清的名称沿革的详细说明:据宋代的《太平寰宇记》,泰和县汉为庐陵县,属豫章郡。据宋代的《舆地广记》,太和县三国吴时为东昌、西昌二县,晋、宋皆属庐陵郡。据《隋书》,平陈置西昌,十一年省东昌入,更名太和。据《唐书》, 武德五年,置南平州领太和、永新、广兴东、昌四县;八年,废南平州,以永新等三县并太和。据《泰和县志》,南唐保大元年析县四乡入龙泉塲,寻升为县,宋熙宁四年析县诚信乡六堡,置万安县 。据《元史志》元贞元年升太和州。据《嘉靖通志》,洪武中复为县改太为泰。

  关于江西太和县的最早得名,《江西通志》引用了一条值得注意的材料,就是明萧执《洪武志序》说的:“县自汉时得名庐陵,继升庐陵为郡,而改县为太和,其地産嘉禾故也。”按照此说,太和县的得名在汉代,不是隋代,其原因是得嘉禾之故。后来的《寰宇通志》也据以为说,而《辞源》也采以为说。然而,此说是值得怀疑的。首先,这与《汉书》、《后汉书》的记载不符,在两汉书中均无江西有太和县的任何记录。其次,汉代并无江西太和县出嘉禾而得名的记载。考《汉书》关于嘉禾的记载有四,一出于《郊祀志上》,托管仲之口说的“嘉禾不生”;二是《公孙弘传》载的汉武帝制曰“嘉禾兴”;另外两处见于《王莽传》,为王莽篡汉的“嘉禾之祥”,皆没有所谓江西太和县出现嘉禾的记载。《后汉书》记载嘉禾较多,但出现嘉禾县份的地方只有三处:山东的济阳,是光武帝出生的瑞祥,见《光武帝纪》;湖北的九真,见《孝安帝纪》;陕西的山阳,秦袁任太守六年,因政治清明,而有嘉禾等瑞,见《循吏列传》,也没有所谓江西太和县出现嘉禾的记载。萧执的说法于史无据,是受儒学影响而长期形成的嘉禾出现表示太平的瑞祥,这一观念支配下而作出的臆说。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中外医学研究《中外医学研究》
《中外医学研究》杂志,于200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3-1555/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调查研...
国际公关《国际公关》
《国际公关》杂志,于200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281/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文献综述、...
衡水学院学报《衡水学院学报》
《衡水学院学报》杂志,双月刊,于199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衡水学院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
交通节能与环保《交通节能与环保》
《交通节能与环保》杂志,于198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261/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港航...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季刊)创刊于1994年,由解放军艺术学院主办。是全军一所军队艺术院校。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解放军艺术学院的理论与学术科研窗口,学报以探...
乡镇经济《乡镇经济》
《乡镇经济》农业经济专业理论刊物。宣传党和国家有关乡镇企业的方针、政策,刊登地区经济和乡镇经济的理论探讨文章和调查报告,开展对乡镇企业工作各方面问题的研...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