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机械与建筑工程 > 某型飞机应急放油试飞研究
某型飞机应急放油试飞研究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李 丽
【分  类】 机械与建筑工程
【关 键 词】 应急放油;放油流场;安全措施;飞行试验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应急放油是现代飞机保证飞行安全,提高飞机性能的重要措施,也是新机定型试飞的科目之一。本文主要对某型飞机应急放油系统试验方法、安全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应急放油;放油流场;安全措施;飞行试验

  Abstract: Fuel jettisoning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hat ensures the safety of flight test and improves airplane performance and must be tested during evacuation flight test of new airplan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discusses fuel jettisoning system flight test methods and safety measures of an airplane. Also some suggestions are presented related to a fuel jettisoning system flight test.

  Key words: fuel jettisoning; fluid field; safety measures; flight test

  引言

  应急放油是飞机燃油系统主要功能之一,许多飞机为减轻结构重量,提高飞机性能,保证着陆安全都设计有应急放油系统。特别是对大型运输机、轰炸机和旅客机尤为重要,它是保证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某型飞机为保证应急着陆重量不超过设计规定值,解决左、右机翼油箱组燃油消耗不均对着陆操纵的影响等问题设计有应急放油系统。

  根据GJB3212[1]的规定,应急放油系统设计必须满足以下要求:①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放出所要求的油量;②应急放油过程中和放油结束后不应对飞机操纵带来不良影响;③放油过程中能在任何时候中止放油;④放出的燃油或油气不能溅落或进入飞机的任何部位。这些要求前三项可以通过设计计算、实验室试验或地面试验得到验证,而第四项要求通过计算分析、地面试验难以得到验证。这是因为空中放油放出的燃油流场不仅取决于放油口的形状、尺寸、安装方式等因素,而且还取决于放油时的飞行状态,气象条件、飞机故障情况(如一台发动机停车造成偏航)以及机翼后气流流场等。由此可见,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无法包含实际使用条件下的诸多因素,放出燃油的实际流场必须通过飞行试验测定。因此,本文在实际飞行条件下,对某型飞机进行了应急放油试飞,确定了放油试验方法、提出了放油安全措施,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为设计和使用提供依据。

  1 某型飞机应急放油系统组成

  某型飞机上共有10个油箱组,其中,Ⅰ组、Ⅱ组、Ⅴ组油箱为机身油箱,Ⅲ组和Ⅳ组油箱为机翼油箱。应急放油系统由机身应急放油系统和机翼应急放油系统组成。机身应急放油系统用于放掉机身Ⅰ组油箱中的燃油,机翼应急放油系统用于放掉机翼Ⅲ组、Ⅳ组油箱中的燃油。机身Ⅱ组和Ⅴ组油箱不参与应急放油。应急放油系统利用冷气系统的压缩空气来操纵。

  机翼应急放油系统由安装在驾驶舱左操纵台上应急放油操纵开关、两个油箱间应急放油活门、两个带套接支管的主应急放油活门组成。油箱间应急放油活门用于连通Ⅲ组和Ⅳ组油箱,主应急放油活门用于放出机翼油箱(Ⅲ组和Ⅳ组油箱)内的燃油。

  机翼应急放油系统的工作原理是[2]:当应急放油操纵开关打开时,飞机冷气系统内的压缩空气操纵两个油箱间应急放油活门和两个主应急放油活门打开。同时,压缩空气操纵主应急放油活门下的下蒙皮上的气压锁工作,小舱口盖打开,机翼蒙皮下的主应急放油活门的套接支管伸长。机翼油箱(Ⅲ组和Ⅳ组油箱)内的燃油通过主应急放油活门自流应急放出。机翼应急放油系统结构原理图和机翼套管式放油口如图1、图2所示。

 

  机身应急放油系统由安装在驾驶舱左操纵台上的应急放油操纵开关、两个机身应急放油开关、气压开关及燃油电动活门组成。机身应急放油系统的工作原理是[2]:当应急放油操纵开关打开时,压缩空气便操纵机身应急放油开关打开。同时,压缩空气进入气压开关内。当气压开关工作时,使左机翼燃油电动开关打开,机身Ⅰ组油箱的供油泵便被接通并以额定状态工作。此时,供油泵将Ⅰ组燃油箱内的燃油通过连接主燃油系统导管的专用管路将燃油输送到飞机应急放油管路内,并沿着这一管路输往左机翼翼尖应急放油口,再从这里引出的支管将燃油排到机外。机身应急放油系统结构原理图和机身弯管式放油口如图3、图4所示。

  2 试飞方法和安全措施

  2.1 地面试验方法

  为确保应急放油系统在空中工作可靠,在进行空中应急放油试飞前,首先进行了地面试验。根据某型飞机维护说明书规定,飞机处于地面停机状态时,Ⅴ组油箱应为满油状态,试验前,Ⅴ组油箱加满油。考虑到Ⅱ组油箱不参与放油,地面试验时其加油量为零。Ⅲ组油箱中的燃油通过油箱间应急放油活门流入Ⅳ组油箱,并从Ⅳ组油箱下面的放油口放出,Ⅳ组油箱加油量为零。Ⅰ组和Ⅲ组油箱在放油前的加油量分别为其满油量的5%,满足国军标GJB 3212的规定。

  地面试验程序如下:

  a. 检查驾驶舱内左操纵台上的应急放油操纵开关在关闭位置,冷气连通开关应关闭;

  b. 将放油胶管插入左机翼翼尖应急放油口上,并将软管出口置于盛油容器内;

  c. 在左、右Ⅳ组油箱应急放油口下方放置盛油容器,在打开应急放油操纵开关之前,左、右Ⅳ组油箱应急放油活门下应有专人用布接住将要抛下的应急放油口盖;

  d. 记录应急放油前系统总油量;

  e. 打开应急放油操纵开关进行应急放油,启用秒表记录应急放油时间;

  f. 放油结束后记录系统总油量,试验结束,断开飞机电源。

  2.2 飞行试验方法

  某型飞机在进行应急放油试飞前,根据其使用维护说明书及国军标应急放油试验规定对各组油箱进行加油。考虑到试飞安全性,根据该型飞机燃油系统耗油顺序,放油过程中采用机身Ⅱ组油箱向发动机供油,Ⅱ组和Ⅴ组油箱分别加满油。参与应急放油的机身Ⅰ组油箱和机翼Ⅲ组、Ⅳ组油箱的加油量均为其油箱满油量的10%。

  根据以往飞行试验经验,应急放油飞行试验应在中空中速条件下进行,通常表速在450km/h~550km/h较为适宜[3]。根据某型飞机试飞大纲的要求,并考虑试飞的安全性,结合该机的飞行包线,本次试飞选择在高度4000km~6000km,以表速450km/h~500km/h稳定平飞。

  2.3 测试技术

  某型飞机空中应急放油试飞采用机载光电探测设备拍摄放油流场。飞行状态参数、燃油系统加装参数和抽引信号用KAM500系统进行数据采集,采用D120F数据记录器进行数据记录。同时,在GDAS监控室对应急放油系统的关键参数进行监控。

  2.4 安全措施

  就某型飞机而言,在完成空中应急放油试飞时,其风险主要存在于以下两方面:

  a. 进行空中应急放油试验时,当应急放油操纵开关打开时,冷气系统内的压缩空气便操纵机身应急放油活门、两个机翼油箱间应急放油活门和两个机翼主应急放油活门打开,进行应急放油。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应急放油活门无法打开、关闭等影响飞行安全的异常现象;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个人电脑《个人电脑》
《个人电脑》(月刊)创刊于1994年,由南开大学主办,是本专业IT评测媒体,首先将“产品评测”的概念带到中国,使“评测”的科学意识和体系在神州大陆上落地生根,并且凭借着...
化工管理《化工管理》
《化工管理》杂志,于198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3991/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工程与施工...
天津水产《天津水产》
《天津水产》(季刊)创刊于1974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211/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学术述...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杂志,于197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576/T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
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研究》杂志,于198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3591/A,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国际...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