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化工与理学 > 小城镇文化环境的保护与质量提升研究
小城镇文化环境的保护与质量提升研究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郑世伟
【分  类】 化工与理学
【关 键 词】 小城镇;文化环境;保护;研究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小城镇文化环境是城镇居民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认真研究小城镇文化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小城镇文化环境存在的问题,制订了小城镇文化环境的指导思想和保护原则,最后,从小城镇文化特色、文化品位、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文化内容等方面,提出小城镇文化环境的保护与质量提升的对策与措施,具有科学引导性和创新实践性,对实现小城镇文化环境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城镇;文化环境;保护;研究
前言小城镇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介于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之间。小城镇文化,指小城镇的文学艺术、风土人情以及各种社会的、大众的、和谐共生的娱乐活动的总和。小城镇文化环境是在城镇文化的基础上与小城镇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具有历史的、特色的、必然的产物。良好的小城镇文化环境可以陶冶居民的情操,提高居民的人文生态环境意识,有利于提高城镇居民的文化素质,小城镇文化环境的提升也有利于局部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民族的团结,更有利于小康社会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 小城镇文化环境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小城镇文化环境的现状 1.小城镇建筑文化环境现状,不容乐观。我国共有小城镇(包括建制镇和集镇)42633个[[i]],截止到2009年11月,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批准的历史文化名镇共143个;由于小城镇所处的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他们的现状也是不同,一些地区的古镇保护得相当的好,如江苏同里、甪直等;有的小城镇依靠自身环境和周边的资源条件而发达起来,如广东东莞市虎门镇、江苏昆山市玉山镇等,这些小城镇的建筑文化环境,是一派现代的气息;有的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折射出特有的人文建筑风格,如瑶族的杈杈房建筑、回族的清真寺建筑等匠心独具,叹为观止。但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历史古镇的面貌已经在“更新”,一方面是人们的对它们的保护意识淡薄,认为保护小城镇的建筑文化是专家和政府的事情;另一方面,一些古城镇的文化建筑保护应该提高到一个学术的高度,应该用先进的科技来保护,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这些措施不能落实到位。所以大多数的小城镇建筑文化被不同程度的被破坏、被遗忘、被更新、被现代化。 2.小城镇文化市场和文化事业,走向低谷。在计划经济时代,电影院、图书馆、文化站等是小城镇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成熟,这些原来的文化形式在很多小城镇慢慢的消失,“文化站”只是个名字而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大部分经营不下去,而进行改制,甚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一直就没有电影院、图书馆等设施。文化生活的没有生机、萧条在很多地区已经是不足为奇。文化事业设施是小城镇开展文化活动的载体,是衡量小城镇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完善的文化设施是顺利开展文化工作的前提。 3.小城镇传统地方(民俗)文化环境,正在衰减。在我国,民俗文化的历史已经相当的悠久,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伟大的祖先,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不同的民族形成不同的特色民俗文化,汉族有社戏、秧歌会、高跷会、龙灯、旱船等;壮族有“三月三”歌圩;苗族有斗牛、踩芦笙、游方;彝族的火把节傣历新年,傣族群众要举行“泼水节” [[ii]]。随着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文化观念及生活方式对民俗、传统文化的冲击,市场经济与商业化对文化的侵蚀,致使对传统文化产品的需求减少,直接导致了地方文化活动数量的减少和相关地方(民俗)文化的衰退或变异。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小城镇,传统地方文化发展相对较好一些;在一些欠发达的地区,一些民俗文化正在衰减,在逐渐走向的消亡。 (二)小城镇文化环境存在的问题 1.小城镇文化环境建设相对于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明显滞后。我国从东部到西部,沿海到内地,小城镇经济的发展水平明显出现层次性和差异性,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小城镇都在进行改革开放,搞活经济,主要表现在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镇型产业发展较快,镇区面积扩大,居民规模增加。这样就形成了首先是发展经济,文化的发展处于从属地位,有的地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镇主管部门会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生产效益好的企业中去,从而造成城镇文化部门的资金紧张,文化用品不到位,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工作没有活力的这种普遍现象;造成城镇文化发展水平,一直跟不上城镇经济的发展水平。 2.小城镇文化环境建设的资金来源很“尴尬”。对小城镇文化事业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就目前来说是靠国家或者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小城镇,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就没有办法解决,没有资金来源,对小城镇文化环境的氛围和效果就无从谈起;甚至个别的小城镇把用于文化环境建设的资金,用到其它的非文化环境建设中去。 3.管理部门对城镇文化环境监管力度不够。经济建设带动文化发展,文化繁荣促进经济增长,发展经济与发展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承的,有的小城镇搞经济建设效果明显,成果快,而文化建设,效果不明显,从行动上就把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作为两个独立的事物去对待,文化建设被冷落;有些地方城镇出现“不良文化、庸俗文化、问题文化”,表面上也发展了经济,实质上是管理部门对这些内容监管力度不够,这样就形成了政府对文化建设的“软弱无力”,文化建设一直处于“低谷状态”。 二 小城镇文化环境的保护与质量提升的策略 (一)小城镇文化环境的保护与质量提升的指导思想将科学发展观作为保护和提升小城镇文化环境的行动指南,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小城镇文化环境建设的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我国小城镇文化环境的软实力,使城镇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小城镇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小城镇文化环境风貌昂扬向上。结合各种文化环境保护的办法、实施细则和条例,进行小城镇文化环境的保护和环境质量提升,把理论应用到社会主义小城镇文化建设中去。 (二)小城镇文化环境的保护与质量提升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全面保护与分层保护的原则。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保护城镇文化环境的全部历史文化信息、历史文化风貌。采取分层次保护的方法,跨领域、跨学科合作,对城镇地方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历史建筑文化等文化资源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分类,进行分等级、分层次保护。 2.坚持科学保护,利用高科技手段有效保护小城镇历史文化环境的原则。根据保护类别的划分提出不同的使用要求,使小城镇历史文化在新的环境下能尽其所用。结合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对有重大保护价值的名镇建筑文化加以保护。 3.坚持专家参与,保存维护和开发利用统一原则。在对有文物价值的小城镇建筑文化保护时,应专家参与,合理决策,合理维护,保护应遵循保护和利用相结合、利用服从保护的原则,只有把开发利用和保存维护有机结合,才能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工作得以持续发展。 4.坚持全体城镇居民参与的原则。保护小城镇文化环境,就是要所有的小城镇居民参与的原则,随着小城镇居民的保护意识和观念的增强,文化环境就会有很大的改观。 (三)小城镇文化环境的保护与质量的对策及措施 1.寻求发展路径,形成小城镇的文化特色。提起特色可能大家都会想起来一句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这句话里蕴藏着深刻的哲理,耐人寻味,一个城镇的传统文化特色是决定城镇形象的重要因素,由此而形成的文化魅力是城镇发展的力量源泉,小城镇更是如此。在当今的世界的各个地区,都是发展经济,在大城市里面表现的更为突出,现在的很多的大城市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特有的传统,基本上都是“千镇一面”的景观,到处是高架桥,高层建筑,车流人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压力的增加,他们把眼光集中到有特色小城镇去休闲,这就给现在的很多小城镇带来了商机;所以小城镇开始抓住这个机会,大力开发城镇特色文化;出现了很多的文化特色小镇,如历史文化城镇,水乡风貌城镇等。 2.挖掘人文内涵,提高小城镇的文化品位。提高小城镇文化品位,应该从小城镇环境艺术设计和小城镇总体规划方面加强与提高。首先,小城镇环境艺术设计,是集艺术与科学为一体,在“保护环境,回归自然”的感召力作用下,不遗余力地借助于一切手段去创造优越的生存条件,解决生存质量问题,化解居住“机器”对人们生理造成的伤害,消除人工环境给人心理带来的失衡,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美的形象,提高环境美的品位,达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目的。[[iii]]小城镇环境艺术设计一般包括:城镇广告设计、建筑小品、城镇水体、城镇绿化等这几个方面,利用艺术家的眼光去勾画小城镇的文化艺术氛围,合理借鉴国内外经典的小城镇环境艺术成品设计成果,结果本地的实地特点,把握小城镇历史文脉,挖掘建筑设计艺术内涵。其次,小城镇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也是提升城镇文化品位的一个重要方面,要纵观全局、统筹兼顾、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这为一个城镇的发展定位,打下了基础,总体规划做得到位,城镇建设就会按部就班的进行,各项设施就会各就各位,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利于文化环境的营造; 这在历史文化文脉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城镇总体规划不仅是为了保护一个城镇文化古迹、一段历史街区、几棵古树,更重要的是要保护这个城镇的民俗风情、地域文化和历史风貌,这有利于提升小城镇文化环境的品位是必须要做的。 3.繁荣市场环境,发展小城镇的文化产业。由于小城镇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挖掘这些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在我国已经形成共识。对于小城镇地区来说,通过小城镇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所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成为必然趋势。小城镇作为是连接广大农村与城市社会的窗口,是城市先进文化和农村特色文化之间的互动的窗口;又是作为农村较小地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中心,能够采取有力的措施,开发文化资源,推动地方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iv]]。随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把眼光转向东方,转向东方的古老文明的文化,这为我国旅游业特别的小城镇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v]]。同时,小城镇可以开发与本地旅游相关的旅游文化产品,这不仅可以增加经济收入,而且可以扩大就业,解决就业问题,减轻小城镇居民的经济负担。搞好小城镇文化产业,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因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一般是消耗能源多,并且污染比较严重,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弥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不足,所以小城镇发展文化产业,也是迎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势在必行的。 4.发挥部门作用,搞活小城镇的文化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机构和开放的市场都是可以促进文化发展的动力,政府部门要尽快转变自己的领导理念,把我们在计划经济下面的那一套理论,进行优化和更新,要改变那种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较快,而文化建设水平下降的趋势,要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充分领悟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各种精神和纲要,城镇管理部门要把自己的思想和观念转变一下,要知道,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发展文化,经济发展和文化是两个并不矛盾的东西,是可以并完全可以一起共同发展的;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发挥文化经济政策的导向作用对文化建设进行宏观导向作用,要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中“均匀用力”,使城镇发展环境更有利于文化事业的发展。引入竞争机制,让一些电影院、书店推向市场去提高竞争意识,增添活力;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建立文化建设考核制度,每月或者每年对文化建设各个指标进行总结和考核,评出先进的文化部门进行表彰,积累这种先进的文化建设经验,为以后的文化工作做准备。 5.加强交流学习,丰富小城镇的文化内容。其次是丰富小城镇新兴文化的内容,充分利用小城镇文化站、文化广场等这些场所和设施,去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有教育意义和典型的文化题材的文化活动和比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积极引导社会举办和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一些节日文化、民俗文化、村落文化、影视文化等都各成体系地蓬勃要进行发展,歌舞团、文化馆、图书馆、业余剧团、录像厅、游艺厅等要进行合理化的开发。要进行不同小城镇的文化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6.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小城镇的网络文化建设。在小城镇文化建设中,网络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因此,网络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小城镇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我国小城镇文化环境的保护与质量提升,小城镇网络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我们要做的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小城镇基础网络环境建设。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普及国际互联网络知识等,形成健康的、内容积极向上的的小城镇网络文化教育系统,主流网络版块,宣传 国家法制精神,政策方针,通过多媒体技术,使城镇居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教育和洗礼。第二:强化对小城镇信息网络的监管力度。网络文化中有大量的不良信息,对城镇居民的精神和思想危害较大。对上网信息的监控,过滤虚假、有害、有毒及反动的信息的同时,还要制定网络规范,并大力惩治网上犯罪,净化网上空间。第三:培养高素质的小城镇网络管理队伍,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较强的责任感,能够熟练地驾驭网络,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网络文化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vi]]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来提升小城镇文化环境的健康发展。 7.搞好居民教育,增强小城镇的教育文化事业。社会在不停地进步,经济永不停息地发展,文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不断在进步和发展;随着国家对小城镇建设的关注,小城镇文化建设也变化更新中。近年来,由于基层小城镇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出现了新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农民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文化层面的素质要求在提高,文化活动内容,也在变化,由原来的传统型、技术含量很低的转向新兴的、技术含量高的;同时文化层次也在转变,针对城镇居民对知识的渴求、对受教育的渴望,基层小城镇教育部门应该做出相应的措施。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小城镇,这方面是薄弱环节,更应在各类文化活动中增加知识和信息的含量,同时不断地给城镇居民创造条件,利用社会力量、社会教育资源开办多种业余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以满足各种层次城镇居民的学习要求,提高小城镇居民的综合素质。 8.增强环境意识,提升小城镇的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观的集中表现, 它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生态文化是时代的产物, 它是在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危机影响到人类生存发展基础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提出生态文化的宗旨就是解决人和自然的失衡, 因而其最主要特征就是注重自然因素、自然规律、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价值和影响,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vii]]小城镇生态文化环境建设是我国总体生态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小城镇生态文化环境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环境的质量。从普通小城镇发展到人文生态小城镇是一个长期的演变的过程,需要付出艰苦不懈的努力,我们要以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人文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来综合协调小城镇及其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利用文化生态化原理和模式,维持生态平衡,使小城镇构成的所有成分如人、自然、社会等关系和谐融合,创造一个适合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良好空间,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依托人文,和谐共生,以促成我国小城镇文化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公路交通科技《公路交通科技》
《公路交通科技》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279/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汽车工...
民族学研究《民族学研究》
《民族学研究》(年刊)语种:中文,出版地:北京市,由中国民族学学会主办,是2007年03月01日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尹伟先编著的实体书。 《民族学研究》内容包括民族...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月刊)创刊于1973年,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九研究所主办。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指定参加全国期刊展览。办刊宗旨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
今日重庆《今日重庆》
《今日重庆》杂志,于200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0-1122/Z,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都市写真、...
药学研究《药学研究》
《药学研究》杂志,于198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7-1493/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流通药学、...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