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经济与管理科学 > 试论印度保险业的发展、改革及前景
试论印度保险业的发展、改革及前景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戴永红 秦永红
【分  类】 经济与管理科学
【关 键 词】 印度 保险市场 发展 改革 前景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内容提要】印度保险业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开放的自由竞争到国有化、然后又重新回到自由竞争市场的辨证回归过程。印度保险市场的规模较小,外资比例较低,但集中程度较高;个人寿险市场发展较快,但团体寿险滞后。印度保险业的改革相对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改革,改革进程一波三折,其措施主要包括向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开放保险市场,加强政府对保险市场的监管。自由化的改革为印度保险市场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自由竞争机制的引入和持续的经济增长为印度保险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前景。

  【关键词】印度 保险市场 发展 改革 前景

  印度保险市场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在1991年印度进行经济改革之前,印度保险市场主要被少数几家国营保险公司垄断。随着1999年《保险监管与发展授权法》的颁布实施,印度政府开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逐渐取消了公营保险公司对保险市场的垄断地位。自此以后,印度保险市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外国保险公司的进入、创新保险产品和销售渠道的推出和保险监管水平的日益提高。到2006年,随着私营保险公司的进入,印度保险公司从自由化改革之前的5家增加到28家。针对市场的不同需求,保险公司纷纷对产品进行创新设计,传统的保险经纪人制度被互联网和银行代销制度取代。印度保险业的保费其保费总收入在世界列第19位,在亚洲列第5位。虽然印度保费收入只占亚洲的2.5增长很快,寿险保费增长19%,非寿险保费增长11.1%,但庞大的人口基数、持续增长的宏观经济和家庭收入以及监管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为使印度跻身于世界最大保险市场前例奠定了基础。[1]本文对印度保险业的发展、改革和前景进行了探讨。

  一、印度保险市场的发展

  (一)印度保险市场的发展历程

  印度保险业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开放的自由竞争到国有化、然后又重新回到自由竞争市场的辨证回归过程。

  1818年,英国人在印度加尔各答创办了东方人寿保险公司,标志着印度保险业的开端。随后又于1823年和1829年分别成立了孟买保险公司和马得拉斯保险公司。三家保险公司主要为当时在印度的欧洲人提供寿险业务。第一家真正向印度人销售寿险保单的保险公司是1871年成立的孟买互助人寿保险公司。印度第一家产险保险公司氚核保险有限公司于1850年由英国人在加尔各答成立。在随后的100多年时间里,印度的寿险和非寿险保险公司的业务局限在向大城市地区的富人提供服务。[2]

  英属印度政府于1912年颁布了《印度寿险保险公司法》,开始对保险业实施监管。1938年又颁布了新的《保险法》,将所有寿险和非寿险保险公司纳入其监管之下,规定印度保险业的最高监管机构为财政部领导下的保险管理局。该法对寿险和非寿险保险业务作出了明确界定,适用于印资保险公司和在印度经营的外资保险公司。法律还对保险公司的存款和投资、保险代理人的佣金和保单持有人任命的董事作了具体规定。但是随着1956年和1972年寿险和非寿险公司分别被收归国有后,这部法律也失去了意义。根据1956年印度议会的《人寿保险公司法》(LIC Act),245家印资和外资保险公司以及储蓄互助会被中央政府收归国有,并由政府出资5000万卢比成立了印度人寿保险公司(LIC),从此以后,印度寿险业务由LIC独家经营。1972年《产险业国有化法案》(General Insurance Business Nationalization Act) 颁布并于1973 年1 月1 日生效, 产险业全面国有化。107 家产险公司被合并成为四家国营保险公司:加尔各答国家保险有限公司(National Insu rance Co.Ltd)、孟买新印度保险有限公司(New India Assurance Co.Ltd)、新德里东方保险有限公司(Oriental Insurance Co Ltd)、马德拉斯印度联合保险有限公司(United India Insurance Co. L td)。四家保险公司的控股公司——印度产物保险公司(General Insurance Corporat ion,GIC) 于1972 年11月成立。根据G IC与其下属4家公司缔结的市场协定精神,4家公司之间不得竞争,即使有竞争,也仅限于保险公司服务方面,G IC 作为管理部门,其业务仅限于非比例再保险。[3]

  1999年印度政府酝酿保险市场重新向私营部门开放后,1938年的《保险法》重新成为印度保险公司监管的主要法律,直至当年12月政府颁布实施新的《印度保险监管与发展法》(IRDA)将其取而代之。2000 年8 月, 印度保险市场对所有许可证申请人开放。2000 年10 月, 第一张营业许可证发放。到2001年为止, 14 家提出申请的保险公司已经有10家获得IRDA 的批准。[4] 印度保险业的开放从此走上了不归路。

  到2004年中期,印度保险市场共有21家私营保险公司和8家公营保险公司。其中,寿险公司14家(1家公营公司和13家私营保险公司),绝大多数私营公司有外资保险公司入股,股权比例上限为26%。[5]非寿险公司14家,其中6家为公营公司(4家为原国有产险公司GIC的下属公司,另2家为出口信贷担保公司和印度农业保险公司),8家为私营公司,与寿险公司一样,绝大多数私营产险公司有外资保险公司入股,股权比例上限为26%。[6]

  (二)印度保险市场规模较小

  印度保险市场规模列世界第19位,在亚洲排在日本、韩国、中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之后列第5位。2003年保费总收入达230亿美元,占世界保费总收入的0.6%。与世界其他许多国家相似,寿险保费收入占当年保费收入的78.5%,而非寿险保费收入只占21.5%,充分反映了居高不下的储蓄率水平。[7]

  从印度保险市场的保险深度(保费占GDP的比例)来看,在1990年之前一直维持在较低的1.5%的水平,直到2003年,保险深度才上升到2.88%,其中寿险占2.26%,非寿险占0.62%。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印度的保险深度名列世界第54位,列亚洲第11位,与印度的人均国民收入基本相符。再从保险密度(人均保险费)来看,印度是亚洲保险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2003年印度人均购买保险的费用为16.4美元,其中寿险为12.9美元,非寿险为3.5美元。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过去10多年来印度高达1.7%的人口增长率密切相关。[8]

  (三)市场集中程度高,但外资比例低

  由于印度保险业直到2000年才开始进行自由化的改革开放,所以保险市场的集中程度非常高。截止2003年,印度保险市场几乎被印度寿险公司(LIC)和四家国有非寿险公司所垄断,分别占有寿险市场的87%和非寿险市场的83%。实际上,印度是亚洲保险市场集中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由于印度保险法有对外资持股不超过26%的规定,所以印度保险公司没有一家是外资控股。外资持股主要集中在私营保险公司,2003年外资在寿险公司的持股比例为13%,在非寿险公司的持股比例为14%。印度寿险市场被内资主导的原因也是由于印度政府直到2000年才实施真正的自由化改革。但可以预计,外资保险公司将继续进入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印度保险市场。[9]

  (四)非寿险业以个人汽车和火灾保险为主

  车险和火灾险构成了印度非寿险业的两大支柱,同时也是过去几年保费增长最快的部门。与其他国家的保险市场相比,印度的个人非寿险业务比较发达,特别是个人汽车和私人住宅火灾险,而在中国住宅火灾险主要由公司购买。实际上,与其他人均收人相当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相比,印度的个人保险比例最高,达42%左右。[10]可以预计,随着印度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家庭汽车拥有量的稳定增加、房地产市场的兴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车险、房屋火险、意外事故和医疗健康险等个人保险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有色冶金节能《有色冶金节能》
《有色冶金节能》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011/T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综合要...
中国卫生法制《中国卫生法制》
《中国卫生法制》杂志,双月刊,于199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月刊)创刊于1980年,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主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计算机类学术性刊物。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杂志刊登文章的内...
系统工程《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杂志,于198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3-1115/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金融系统工...
散装水泥《散装水泥》
《散装水泥》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3-1502/T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老散博客、...
巢湖学院学报《巢湖学院学报》
《巢湖学院学报》杂志,于200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4-1260/Z,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历史与...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