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论文
课题
会议
论中国古典舞作品中技巧的运用

【关键字】中国古典舞 作品 技巧 运用 融合

【出   处】 2018年 1期

【收   录】中文学术期刊网

【作   者】李梅

【单   位】

【摘   要】  摘 要:本文主要是针对中国古典舞作品中技巧的运用进行分析。在本文中,我分别对中国古典舞的意义、起源、发展和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分类特点进行了阐述,并采用举例对比等


  摘 要:本文主要是针对中国古典舞作品中技巧的运用进行分析。在本文中,我分别对中国古典舞的意义、起源、发展和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分类特点进行了阐述,并采用举例对比等方法着重分析怎样巧妙合理的运用中国古典舞技巧,才能增强舞蹈美感及体现中国古典舞的感人魅力。另外我在本文中也举例说明了技巧在中国古典舞作品的运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弊端。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作品 技巧 运用 融合

  前言

  舞蹈是艺术之母,是人类文化的启蒙者,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表征。随着时代和艺术的发展,舞蹈的发展也越来越快,水平也越来越高,对舞蹈技巧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中国古典舞技巧是在借鉴了戏曲,武术和芭蕾等艺术门类的某些技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一种高难度的舞蹈动作,具有形式美,以表达特定的情感和内容为终极目标。舞蹈作为技巧性极强的艺术品种,要高度重视技巧,并巧妙地运用在舞蹈作品中,特别是中国古典舞作品中技巧的应用,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升华感情、升华主题、增强舞蹈美感的效果,更能体现舞蹈艺术的韵味及魅力。

  一、中国古典舞的诠释

  (一) 中国古典舞的含义

  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认为:“强壮、新鲜、愉快、健康的艺术,就是古典的艺术。” “中国古典舞,泛指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典范的舞蹈和当代人创造的具有古朴风格的古舞。”当代中国古典舞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从历史长期积累所形成的传统舞蹈当中,提取典型的舞蹈美学原则,又经过现代人的发展创造,结合当代技术特点和审美特征,广泛采纳了很多文化基因,借助中华文化母体孕育而生的舞蹈新品种。有其历史性,更具有风格性的意味,它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

  (二) 中国古典舞的起源与发展

  舞蹈的萌芽和形成时间可以远溯到人类发展的洪荒时期,而它的发展要追溯到中国古代宫廷舞蹈或更远时代的民间舞蹈。从周代开始到汉,两晋乃至唐代五代宫廷设立专门的乐舞机构,集中和培养专门的乐舞人员,并对流传于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乃至外邦舞蹈进行整理、研究、加工和发展,形成了宫廷舞蹈。 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初期,舞蹈工作者为发展、创新民族舞蹈艺术,从蕴藏丰富的中国戏曲表演中提取舞蹈素材,并借鉴中华武术进行整理、研究、提炼,并参考芭蕾训练方法,建立起一套中国古典舞教材。同时,编排演出了《宝莲灯》、《小刀会》、《春江花月夜》等一系列具有中国古典舞风格的舞剧和舞蹈。随着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中国古典舞也不断地发生了变化,一方面,舞蹈家们突破了仅仅局限于研究戏曲舞蹈的范畴,涉足到古代的石窟壁画以及各种出土文物中的舞蹈形象的资料之中,从而创造出许多别具一格的古典舞和古典舞剧,如《丝路花雨》、《编钟乐舞》等等,这些复古乐舞突出了雍容大度、精确严谨、清晰明丽的风格特点。另一方面舞蹈教育家唐满城、李正一的中国古典舞身韵理论的革新、创造和实践,总结古典舞的运动路线、法则和阳刚、阴柔、节奏的内涵,从而使之不再有戏剧化、比拟化、行当化的痕迹,走向了舞蹈的主体意识和动作符号化的抽象功能。”他们把以往古典舞中的动律规律,提炼总结为若干以腰部为中心、进行圆运动的基本动作,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古典舞的运动空间。由此实践并产生了一大批优秀舞蹈作品。而舞蹈《黄河》中,就突破了戏曲的常规局限,不再是戏曲翻版,而是以大幅度的身体运动,把古典舞翻新成可以挥洒自如的表现思想和激情的人体语言,“从而使中国古典舞不仅从外形上而且从内在神韵上都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一致的东西,并形成细腻圆润、刚柔相济、情景交融、技艺结合,从精、气、神和手、眼、身、法、步完美结合高度统一的美学特色。”

  二、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分类及特点

  中国古典舞的技巧是在借鉴了戏曲、武术和芭蕾等艺术门类的某些技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于外形特点以及技术技巧的需要中国古典舞需要大幅度的软开度能力(柔韧性)和全面的素质能力,它对头、颈、肩、胸、腰、髋、上肢、下肢各个部位的回旋幅度要求很大,同时对力量的要求也很强,刚柔并济正是古典舞的一大特点。

  (一) 控制的特点

  中国古典舞技巧中的控制技巧,作为技术技巧单独分出来的一类,是演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舞台表演的重要手段,控制的概念不仅仅是在一种造型上静止不动的能力(即稳定性),还应是全身在运动过程中的或局部,或整体、或原地、或流动的一种极强的身体的自我控制能力.

  (二) 旋转的特点

  中国古典舞技巧中的旋转技巧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直立转、第二类是民族舞姿转。直立转是躯干保持在垂直轴运动中的转,民族舞姿转则是躯干在拧、倾、仰不同形态上的转。它的特点是“走上身,留下身”,而它在不同层面的空间又分为上盘、中盘、下盘,上盘如“仰胸紫金冠转”,中盘如“斜探海转”,下盘如“探海转”、“大掖步转”。它的“身法性”很强,是用身法带动的转,必须延着起势的规律和动律起法儿,流动性与复合性比较强,空间变化幅度大,它可以由下往上转或由上往下转,还可以在转的过程中进行各种舞姿的复合和流动。

  (三) 翻身的特点

  “翻身是中国古典舞技巧独有的又最富有民族特性的技术技巧”,它的种类样式之多,变化之精彩,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所无法比较的。翻身技巧是围绕垂直面的立圆运动,以骨盆为轴心,上身在倾斜状态下进行三百六十度转体,脚下进行碾转。整个动作自始至终贯穿着拧、仰、俯和旁提的形态,充分体现了古典舞的审美特征和动的特点。

  翻身用各种不同的速度和节奏,不同的连接,不同的性格,产生不同的艺术感官效果,如慢的连绵不断的翻身,表现一种缠绵悱恻的感觉;快速的翻身,表现干净利索或轻快俏皮;急速有力的翻身则表现英武刚健。

  (四) 弹跳的特点

  中国古典舞技巧中的弹跳技巧非常丰富,它需要全面的能力,在用力的方法上要求“轻、漂”,运动过程中要求松紧结合,讲究“发力在根,用力在梢”,讲究“寸劲”。既要有轻盈、伸展的起跳和空中感觉,又要有快速爆发起跳和身体在空中拧、仰等变化的技法能力。

  在弹跳方面,把原来的民族技巧加以提高和加强难度,把地面的身法动作向空中发展,在跳的同时呈现拧、倾、翻、闪、展、腾、挪。而空中横向转体的发展,就显示了我们民族技巧的特点和技术技巧性的加强。

  三、中国古典舞作品中技巧的作用及运用

  (一)中国古典舞作品中技巧的作用

  高尔基曾经说过:“艺术家不掌握技巧,就是最丰富的感情也会陷于瘫痪。”他的这句话证明了技巧在舞蹈作品中的运用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它可以增添舞蹈作品中的光彩,丰富舞蹈语汇,扩大整个舞蹈作品的表现力。同时,它还可以在古典舞作品中展示演员的平衡能力、旋转能力,以及柔韧性、灵活性等身体素质,让观众惊叹人高超的自我控制能力。

  (二)中国古典舞作品中技巧的运用

  “艺术即情感语言,其本质在于表现。”中国古典舞作品中技巧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展示技巧难易,更重要的是表现出技巧的风格、特点。

  1. 在表演过程中技巧自然的融入中国古典舞作品当中

  技巧自然的融入中国古典舞作品当中,就是把技巧的有形融入到舞蹈的无形之中,如作品《醉鼓》就是以高难度的技巧、高速的节奏和高台技艺为主要表现手段,并将这些高难度技巧自然的融入到作品当中,使技巧符合作品本身,符合于作品中人物的表现形式。但是在这个作品当中还是略显技巧的痕迹,不是很完美。在中国古典舞作品中,为了展示技巧而去表现的技巧只能让观众惊叹、而不能感动观众,只有把中国古典舞作品与技巧完美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

  2. 在表演过程中技巧升华为“艺”与中国古典舞作品融为一体

  技巧升华为艺是技巧演变的最高境界,要想使中国古典舞作品与其技术技巧完全融合,就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磨合阶段,如今年春节晚会上的舞蹈作品《飞天》,在一个小圆台上,一群舞蹈演员一只脚被固定在舞台上,整个人只能在原地舞动,但她们经过长时间的苦练用肌肉的控制能力展示了倾斜流动的美感,让人觉得她们脱离了地球的引力,像真的在天空飘动的仙女,从表面看她们好像也没用什么惊人的技巧,大多是优美的舞姿,但是要在一只脚被固定的基础上表演这支舞蹈,它所用的技巧远远超过跳、转、翻等高难度的技巧,它完全把技巧融入到了作品之中。

  四、中国古典舞技巧在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果中国古典舞作品中技巧的运用不恰当,就会令作品失色,甚至造成整个作品的失败,所以在中国古典舞作品中对技巧的运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中国古典舞作品与技巧间的比重问题

  在中国古典舞作品中常常会出现 “戏不够、技巧凑”的倾向,一味的追求动作技巧的高度、难度,这种一味卖弄技巧做法,使中国古典舞作品失去其自身的艺术特性,如有一次看舞蹈大赛,一个小伙子的腿竟然能搬到二百五十度左右,差点被当作柔术。我们不能为技巧而技巧,技巧不能取代艺术。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技巧在中国古典舞作品中运用的尺度,让技巧合理的融入到中国古典舞作品当中,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之美、中国古典舞技巧之美。

  (二)注意中国古典舞作品与技巧间的融合问题

  在中国古典舞作品与技巧的融合上,常出现将技术技巧牵强的加入到中国古典舞作品中的情况,这个作品使使,那个剧目显显,没有任何目的和意义只是为了拼凑作品和显示技巧,而不去考虑技巧在舞蹈作品中符不符合人物性格,主题思想,我们大都进入了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技巧多、技巧好就是好的作品,其实不然,往往一个好的作品不是看你技巧用了多少,而是看你技巧用得是否合理、是否恰当,是否把技巧和中国古典舞作品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结 语

  中国古典舞技巧具有三方面的本质特征,即它是一种高难度的舞蹈动作、具有形式美、以表达特定的情感和内容为终极目标。在当今社会中国古典舞技巧以不再是单纯技术层面的劈个叉、下个腰,而我们评价一部舞蹈作品的高下优劣,也不是看它运用了多少技巧而是看它是否营造出了一个好的意境。在中国古典舞日趋技巧化的时代,在技术技巧日趋杂技化的追风赶潮之际,我认为中国古典舞作品与中国古典舞技巧两者间的搭配在今天变得尤为重要。杂技舞蹈化是杂技的复兴,舞蹈杂技化是舞蹈的死亡。让舞蹈技巧化和竞技化的脚步就此停止,使古典舞技巧在古典舞作品中的运用更加自然和谐。

  注 释

  [1] 于 平.中外舞蹈思想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287.

  [2] 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273.

  [3] 唐满城.唐满城舞蹈文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98.

  [4] 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3.

  [5] 沈元敏.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学法(中专女班)[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6:185.

  参考文献

  [1] 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 宋允清,许静辉.舞蹈[M].河南:大学出版社

  [3] 于 平.中外舞蹈思想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4] 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5] 唐满城.唐满城舞蹈文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

  [6] 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 汪以平.舞蹈艺术通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 王 宁.舞蹈的旋转与旋转的舞蹈[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

  [9] 洪 烨.舞蹈作品中展示技巧的“理由”[J].舞蹈,2005(8)

  [10] 王克芬.漫谈中国古典舞[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4)

论文推荐 +更多
不锈钢在4-甲基咪唑缓蚀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长庆油田第一净化厂外输污水配伍性试验研究
低烟耐火材料聚氧化磷腈的合成与表征研究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煤中总硫含量的研究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巷道贯通安全技术
登录 注册 投稿